首页成语词典功败垂成功败垂成的故事

功败垂成的成语故事


拼音gōng bài chuí chéng

基本解释垂:接近;将近。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。多含有惋惜之意。

出处《晋书 谢玄传论》:“庙算有余,良图不果;降龄何促,功败垂成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功败垂成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功败垂成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举成名唐 韩愈《国子监司业窦公墓志铭》:“公一举成名而东。”
一事无成唐 白居易《除夜寄微之》:“鬓毛不觉白毵毵,一事无成百不堪。”
一失足成千古恨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89回:“这件事本来是我错在前头,此刻悔也来不及了。古人说的:‘一失足成千古恨,再回头是百年身。’”
一将功成万骨枯唐·曹松《已亥岁感事》诗:“泽国江山入战图,生民何计乐樵苏。凭君莫话封侯事,一将功成万骨枯。”
一将成功万骨枯洪楝园《后南柯·甲阵》:“一将成功万骨枯,手提髑髅血模糊。”
一得之功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广武君曰:‘臣闻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’”
一心同功《战国策 中山策》:“当此之时,秦中士卒,以军中为家,将帅为父母,不约而亲,不谋而信,一心同功,死不旋踵。”
一成一旅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哀公元年》:“有田一成,有众一旅,能布其德而兆其谋。”
一成不变西汉 戴圣《礼记 王制》:“刑者,侀也。侀者,成也,一成而不可变,故君子尽心焉。”
一成不易《明史·历志一》:“夫天之行度多端,而人之智力有限……惟合古今人之心思,踵事增修,庶几符合。故不能为一成不易之法也。”
一挥而成宋·蔡□《铁围山丛谈》:“公乃徐徐调笔而操之,顾谓客子:‘欲何字耶?’恶客即拱而答:‘某愿作龟山字尔。’公乃大笑,因一挥而成。”
一无所成清 黄遵楷《<人境庐诗草>跋》:“读先兄病笃之书,谓平生怀抱,一无所成,惟近古体诗能自立耳。”
一气呵成明 胡应麟《诗薮 近体中》:“若‘风急天高’,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,一句之中字字皆律,而实一意贯穿,一气呵成。”
一气浑成明·谢榛《四溟诗话》卷四:“以诗志别,分韵得‘秋’字,援笔立就,一气浑成。”
一波未成,一波已作宋·姜夔《白石道人诗说》:“波澜开阖,如在江湖中,一波未成,一波已作。”
一物不成,两物见在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2回:“和你往日无冤,近日无仇。一物不成,两物见在,没来由杀你做甚么!”
一篑之功《王守仁全集》卷一 :“务收一篑之功,勿为九仞之弃。”
一索成男宋·王迈《贺陈讲书谋仲诹璋庆》诗:“十为良月阳将长,一索成男喜可知。”
一语成谶
一败如水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:“当第一时期,富农耳里听得的是所谓江西一败如水,蒋介石打伤了脚,坐飞机回广东去了。”
一败涂地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纪》:“天下方扰,诸侯并起,今置将不善,一败涂地。”
一蹴而成邹韬奋《什么事不可能》:“赖奥维一九○三年的飞机也还不是一蹴而成的。”
七步成章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九回:“丕又曰:‘七步成章,吾犹以为迟。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?’”
七步成诗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;应声便为诗曰:‘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;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;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’帝深有惭色。”
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毛泽东《组织起来》:“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,这就是说,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。”
三五成群明 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:“三五成群,高谈嬉笑。”
三人成众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》:“三人同行,必有我师,三人成众,必有一长。”
三人成市虎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众议成林,无翼而飞,三人成市虎,一星能挠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