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浑沦吞枣浑沦吞枣的故事

浑沦吞枣的成语故事


拼音hún lún tūn zǎo

基本解释整个地吞下枣子。比喻笼统地接受,不加分析,食而不化。

出处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24卷:“今学者有几个理会得章句,也只是浑沦吞枣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浑沦吞枣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浑沦吞枣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浑然一体《二程遗书》第二卷上:“学者须先识仁。仁者,浑然与物同体。义、礼、知、信皆仁也。”
壮气吞牛明 孙梅锡《琴心记》第二十出:“男儿汉壮气吞牛,丈夫志岂困荒丘?”
饿虎吞羊《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》:“一个初侵女色,由如饿虎吞羊。”
气吞牛斗明 胡文焕《群音类选〈蟠桃记 诞孙相庆〉》:“看兰孙,气吞牛斗,知不是等闲人。”
狼吞虎咽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4回:“有一寸见方大小,和在饭里,不上一刻工夫,狼吞虎咽,居然吃个精光。”
服气吞露明·无名氏《洞玄升仙》第一折:“若论道姑休养,服气吞露,搬离运坎,施仁布义,必有成仙之日也。”
吞吞吐吐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你一味的吞吞吐吐,支支吾吾;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?”
生吞活剥唐 刘肃《大唐新语 谱谑》:“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……人为之谚云:‘活剥王昌龄,生吞郭正一。’”
气吞斗牛
同是天涯沦落人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同是天涯沦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识。”
囫囵吞枣宋 圆悟禅师《碧岩录》:“若是知有底人,细嚼慢咽;若是不知有底人,一似浑囵吞个枣。”
蚕食鲸吞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六》:“汝先遗二孤侄,汝蚕食鲸吞,几无余沥。”
浑俗和光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挫其锐,解其忿;和其光,同其尘。”
气吞山河元 金仁杰《追韩信》第二折:“背楚投江,气吞山河,知音未遇,弹琴空歌。”
人心不足蛇吞象元 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楔子:“人心不足蛇吞象,世事到头螳捕蝉。”
气吞湖海清·查慎行《送田间先生归桐城兼寄高丹植明府》诗:“气吞湖海豪犹昔,老阅沧桑骨已仙。”
忍气吞声元 关汉卿《鲁斋郎》:“你不如休和他争,忍气吞声罢!”
清浑皁白
浑浑噩噩汉 扬雄《法言 问神》:“虞夏之《书》浑浑尔,《商书》灏灏尔,《周书》噩噩尔。”
浑身是胆宋 陈著《宝鼎现 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》词:“最是满腹精神,担负处,浑身是胆。”
噩噩浑浑清 魏源《<书古微>序》:“于是天文地理,皆定位于高高下下之中;孔思周情,各呈露于噩噩浑浑之际。”
沦肌浃髓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原道训》:“不浸于肌肤,不浃于骨髓。”
昌歜羊枣宋 苏轼《答李端叔书》:“不肖为人所僧,而二子独喜见誉,如人嗜昌歜羊枣,未易诘其所以然者。”
饮恨吞声南朝 梁 江淹《恨赋》:“莫不饮恨而吞声。”
啮檗吞针唐 康骈《李使君》:“及至冰餐,俱置一匙于口,各相眄良久,咸若啮檗吞针 。”
蛇食鲸吞隋·薛道衡《老氏碑》:“天齐地轴之所,蛇食鲸吞;铜陵、玉垒之区,狼顾鸱跱。”
交梨火枣《真诰·运象二》:“玉醴金浆,交梨火枣,此则腾飞之药,不比于金丹也。”
吞刀刮肠《南史 荀伯玉传》:“若许某自新,必吞刀刮肠,饮灰洗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