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钩元提要钩元提要的故事

钩元提要的成语故事


拼音gōu yuán tí yào

基本解释钩:探索;提:举出;要:纲要。探取精微,摘出纲要。

出处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记事者必提其要,纂言者必钩其玄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钩元提要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钩元提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死要面子张洁《沉重的翅膀》:“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,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。”
简明扼要毛泽东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》:“讲话、演说、写文章和写决议案,都应当简明扼要。”
寿元无量元·吴昌龄《东坡梦》第四折:“爇龙涎一炷透苍穹,祝吾生寿元无量。”
无关紧要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十七回:“可见字音一道,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。大贤学问渊博,故视为无关紧要;我们后学,却是不可少的。”
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宋 祝穆《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》:“过是溪,逢老媪方磨铁杵,问之,曰:‘欲作针。’太白感其意,还卒业”。
姜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《武王伐纣平话》下卷:“姜尚因命守时,直钩钓渭水之鱼,不用香饵之食,离水面三尺,尚自言曰:‘负命者上钓来!’”
举要删芜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政事上》:“岑文本谓人曰:‘吾见周论事多矣,援引事类,扬榷古今,举要删芜,会文切理。一字不可加,也不可减。听之靡靡,令人忘倦。”
开国元勋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吴山顶上神仙》:“那时第一个开国元勋青田刘伯温先生与冷启敬相好,时常以道术互相参证。”
相提并论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相提而论,是自明扬主上之过。”
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欲人勿闻,莫若勿言;欲人勿知,莫若勿为。”
要言不烦三国 魏 管辰《管辂别传》:“可谓要言不烦也。”
连中三元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后来连中三元,官封沂国公。”
提心吊胆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7回:“众僧闻得此言,一个个提心吊胆,告天许愿。”
耳提面命《诗经 大雅 抑》:“匪面命之,言提其耳。”
不得要领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张骞传》:“骞不得要领。”
盗玉窃钩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清吏条陈》:“盛宣怀不过邮传部大臣耳,倘使处于总协理大臣地位,则盗玉窃钩,何事尚不可为。”
钩心斗角唐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五步一楼,十步一阁。廊腰缦回,檐牙高啄。各抱地势,钩心斗角。”
只要工夫深,铁杵磨成针程树榛《大学时代》第二十五章:“‘只要工夫深,铁杵磨成针。’你是个能下功夫的人,有肯动脑筋,自然都能干出个眉目来。”
钩金舆羽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金重于羽者,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。”
振领提纲《隋书·文学传·潘徽》:“总括油素,躬披缃缥,芟芜刈楚,振领提纲,去其繁杂,撮其指要,勒成一家,名曰《江都集礼》。”
行行出状元明 冯惟敏《玉抱肚 赠赵今燕》曲:“琵琶轻扫动人怜,须信行行出状元。”
达官要人宋·惠洪《冷斋夜话·课术有验无验》:“有日者能课,使之课莫不大奇中……凡为达官要人言皆无验;至为市进凡庸山林之士课,则如目见而言。”
提牌执戟元·无名氏《衣锦还乡》第一折:“他是个架海擎天的玉柱,看承做提牌执戟小人哉。”
摄魄钩魂明·朱权《冲漠人》第二折:“你三个自今日,当远离,再休要咏月吟风,摄魄钩魂,把人狐魅。”
钩深索隐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探赜索隐,钩深致远。”
元经秘旨清·袁枚《续新齐谐·雁岩仙女》:“所说言语,都是元经秘旨,不能记忆。”
瞒天要价《人民戏剧》1978年第4期:“泰州一丢,你们到哪儿去占山为王?算啦!二位不必再瞒天要价了。”
击中要害《后汉书 来歙传》:“臣夜入定后为何人所贼伤,中臣要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