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旁求博考旁求博考的故事

旁求博考的成语故事


拼音páng qiú bó kǎo

基本解释多方搜求,广泛考证。

出处鲁迅《“皇汉医学”》:“引用书目多至一百余种,旁求博考,洵大观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旁求博考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旁求博考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博通经籍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马融传》:“初,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,不应聘,名重关西,融从其游学,博通经籍。恂奇融才,以女妻之。”
博学多闻《文子 精诚》:“虽博学多闻,不免于乱。”
旁敲侧击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0回:“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,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。”
旁若无人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刺客列传》:“高渐离击筑,荆柯和而歌于市中,相乐也,已而相泣,旁若无人者。”
反求诸己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射者正己而后发,发而不中,不怨胜己者,反求诸己而已矣。”
诛求无度《旧唐书·于頔传》:“擅兴全师,僭为正乐,侵辱中使,擅止制囚,杀戮不辜,诛求无度,臣故定谥为厉。”
孜孜以求孙犁《芸斋琐谈》:“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、有根有据、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,也为人所熟知了。”
旁征博引清 王韬《淞隐漫录》:“生数典已穷,而女博引旁征,滔滔不竭,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。”
供不应求《茅盾选集 长春南关行》:“现在接受了南方六个单位的订货单,每天生产一至二吨,供不应求。”
地大物博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又因江南地大物博,差使很多,大非别省可比。”
有求必应唐 李煙《妒神颂》:“所求必应,高山仰止。”
博采众长北齐 魏收《魏书 刘芳传》:“考括坟籍,博采群议。”
米盐博辩《韩非子 说难》:“米盐博辩 ,则以为多而交之。”
刻舟求剑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察今》:“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’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?”
吹毛求疵韩非《韩非子 大体》:“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难知。”
实事求是东汉 班固《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传》:“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,修学好古,实事求是。”
触类旁通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引而伸之,触类而长之,天下之能事毕矣。”
博学多识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论语》第45卷:“只是圣人之所以圣,却不在博学多识,而在一以贯之。”
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37回:“此时慕政弄得没法,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。”
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今之欲王者,犹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也。”
隐居求志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季氏》:“隐居以求其志,行义以达其道。”
求仁得仁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”
新益求新清·王韬《练水师》:“西国船制,日有变更,精益求精,新益求新。”
杀妻求将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齐人攻鲁,鲁欲将吴起。吴起取齐女为妻,而鲁疑之。吴起于是欲就名,遂杀其妻,以明不与齐也,鲁卒以为将。将而攻齐,大破之。”
媚外求荣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19回:“这是媚外求荣的结局,表过不提。”
拜鬼求神唐 王建《三台》诗:“扬州桥边小妇,长于市里商人,三年不得消息,各自拜鬼求神。”
破柱求奸《后汉书·党锢传·李膺》:“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,贪残无道,至乃杀孕妇,闻膺厉威严,惧罪逃还京师,因匿兄让弟舍,藏于合柱中。膺知其状,率将吏卒破柱取朔,付洛阳狱。受辞毕,即杀之。”
求全责备宋 刘克庄《后村全集》:“窃谓天下不能皆绝类离伦之材,君子未尝持求全责备之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