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赤壁鏖兵赤壁鏖兵的故事

赤壁鏖兵的成语故事


拼音chì bì áo bīng

基本解释鏖:激战。汉献帝建安十三年,曹操大军伐吴,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,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。泛指激烈的战斗。

出处元·无名氏《两军师隔江斗智》第一折:“叵耐刘备那厮,暗地夺取荆州,想他赤壁鏖战,全仗我东吴力气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赤壁鏖兵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赤壁鏖兵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,加强中央集权统治,以高官厚禄为条件,解除将领们的兵权。
日月合壁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日月如合壁,五星如连珠。”
起兵动众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华敷传》:“不可以兴土功,不可以会诸侯,不可以起兵动众,举大事,必有大殃。”
凿壁借光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
秣马厉兵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六年》:“搜乘补卒,秣马利兵,修陈固列。”
兵无常势先秦 孙武《孙子 虚实》:“夫兵形象水,水之形,避高而趋下;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敌而制胜。故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;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,谓之神。”
兵荒马乱明 李唐宾《梧桐叶》第四折:“不然,那兵荒马乱,定然遭驱被掳。”
飞檐走壁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6回:“这个人本来是一个飞檐走壁的贼。”
将寡兵微元·无名氏《黄鹤楼》第三折:“然刘备将寡兵微,我则彼立刘朝,复兴汉世,非小官之能。”
室徒四壁《魏书·阳固传》:“居官清洁,家无余财,终殁之日,室徒四壁,无以供丧,亲故为其棺敛焉。”
作壁上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及楚击秦,诸将皆从壁上观。”
兵微将寡元 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一折:“他兄弟虽多,兵微将寡。”
兵戎相见吴晗《朱元璋传》第三章三:“从至正十六年起,张士诚和朱元璋兵戎相见,大小数百战,互有胜负。”
韩信将兵,多多益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上曰:‘于君何如?’曰:‘臣多多而益善耳。’”
赤胆忠心清 钱采《说岳全传》第30回:“赤胆忠心扶社稷。”
哀兵必胜先秦 李耳《老子 德经》第69章:“祸莫大于轻敌,轻敌几丧吾宝,故抗兵相加,哀者胜矣。”三国 魏 王弼注:“抗,举也;加,当也。哀者必相惜,而不趣利避害,故必胜。”
精兵强将《晋书·郗鉴传》:“使君若顾二帝,自可不行,宜急下檄文,速遣精兵猛将。”
息兵罢战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2卷:“只为宋朝南渡以后,绍兴、淳熙年间,息兵罢战,君相自谓太平,纵情逸乐。”
凿壁偷光晋 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
解甲休兵北周·庾信《周柱国楚国公歧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》:“夷陵既烧,黔中方定,旋军反旆,解甲休兵。”
兵无斗志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回:“且说曼伯杀入左军,陈兵原无斗志,即时奔散,反将周兵冲动。”
足食足兵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子贡问政。子曰:‘足食足兵,民信之矣。’”
半壁江山清 蒋士铨《冬青树 提纲》:“半壁江山,比五季朝廷尤小。”
赔了夫人又折兵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5回:“周郎妙计安天下,赔了夫人又折兵!”
损兵折将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1回:“损兵折将,必然瞒着天子。”
残兵败将明 无名氏《伐晋兴齐》第四折:“如今追击残兵败将,遂收故境,引兵而回。”
调兵遣将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写书教太师知道,早早调兵遣将,剿除贼寇报仇。”
一片赤心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契游》:“一日圣上见了,笑问此中何有?俺就对他说,惟有一片赤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