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留尾巴留尾巴的故事

留尾巴的成语故事


拼音liú wěi bā

基本解释比喻事情没有干完,还有问题。

出处


暂未找到成语留尾巴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留尾巴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畏首畏尾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文公十七年》:“古人有言云:‘畏首畏尾,身其余几?’”
流离琐尾《诗经 邶风 旌丘》:“琐兮尾兮,流离之子”。
手下留情《庚子风云》:“在这几个当口,赵三多明明可以乘虚而入,将王成德击倒,他却一再手下留情,都把王成德让过了。”
老实巴交徐光耀《平原烈火》:“一个一个心慈面善,全是老实巴交的。”
翘尾巴毛泽东《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》:“一万年也不要骄傲,永远不要翘尾巴。”
尾生之信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”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信如尾生,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柱而死。”
春冰虎尾《尚书·君牙》:“心之忧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
吴头楚尾宋·王象之《舆地纪胜》:“《职方乘序》:‘吴头楚尾。’”
首尾两端《后汉书 西羌传》:“初,饥五同种大豪卢匆,忍良等千余户别留允街,而首尾两端。”
弥留之际《尚书 顾命》:“病日臻,既弥留。”
留恋不舍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八回:“玄德曰:‘吾初见子龙,便有留恋不舍之情。今幸得相遇!’”
虎头蛇尾元 康进之《李逵负棘》第二折:“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,转背言词说是非,这厮狗行狼心,虎头蛇尾。”
尾生丧身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”
蚕头燕尾宋·赵佶《宣和画谱·颜真卿》“惟其忠贯白日,识高天下,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,特立而兼括。……后之俗学,乃求其形似之末,以谓蚕头燕尾,仅乃得之。”
下里巴人战国 楚 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:《下里巴人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。”
尾巴难藏
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
借书留真《汉书·河间献王传》:“从民得善书,必为好写与之,留其真。”
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李六如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一章:“寡妇孤儿,恐怕受人欺侮,真是‘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。’”
留后路刘知侠《铁道游击队》第18章:“要给自己留后路呀!”
摇尾乞怜唐 韩愈《应科目与时人书》:“若俯首帖耳、摇尾而乞怜者,非我之志也。”
摇尾涂中战国时,楚王派大夫去请庄子做官,庄子对楚大夫说:听说楚国有神龟,死去已三千年,现在把它用匣子装起来藏在庙堂之上。你看此龟是留下骨头让人珍藏好呢,还是活着曳尾于泥涂中好?大夫说:当然是活着曳尾于涂中好。庄子说:那末我将曳尾于涂中。见
彻头彻尾宋 朱熹《答程正思书》:“盖圣贤之学,彻头彻尾,只是一个敬字。”
自留地毛泽东《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》:“(5)社员的自留地应有多少;(6)社员的成份问题;等等。”
尾大不掉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十一年》:“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。”
藏头露尾元 王晔《桃花女》第二折:“劝周公莫便生嗔,将酒礼强勒成亲,不争我藏头露尾,可甚的知恩报恩。”
龙头蛇尾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30卷:“如在欧公文集序,先说得许多天来底大,恁地好了,到结束处,却只如此,盖不止龙头蛇尾矣。”
年头月尾宋·林光朝《痴顽不识字》诗:“年头月尾无一是,咄咄痴顽不识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