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德洋恩普德洋恩普的故事

德洋恩普的成语故事


拼音dé yáng ēn pǔ

基本解释谓德泽优渥普及。

出处汉·司马相如《难蜀父老》:“盖闻中国有至仁焉,德洋恩普,物靡不得其所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德洋恩普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德洋恩普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离心离德《尚书 泰誓中》:“受有亿兆夷人,离心离德;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
祖功宗德《孔子家语 庙制》:“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,谓之祖宗者,其庙皆不毁。”
得意洋洋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管晏列传》:“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”
妖不胜德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臣闻妖不胜德。”
歌功颂德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周本纪》:“民皆歌乐之,颂其德。”
德重恩弘唐·韩愈《袁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显荣频烦,称效寂蔑,又蒙赦其罪累,授以方州,德重恩弘。”
讴功颂德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民皆歌乐之,颂其德。”
普天同庆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:“皇子诞育,普天同庆,臣无勋焉,百猥颁厚赉。”
德容言功语出《礼记·昏义》。见“德言容功”。
材轻德薄宋 朱熹《论臧否所部守臣状》:“熹委是材轻德薄,不足取信,岂复更敢臧否人物。”
仁义道德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后之人,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,孰从而听之。”
俭以养德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诫子书》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”
秽德垢行宋 叶适《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》:“中材解体,销声灭影,秽德垢行,以避此名。”
峨峨洋洋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
度德量力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十一年》:“度德而处之,量力而行之。”
材雄德茂唐 韩愈《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》:“其监统中贵,必材雄德茂,荣耀宠光,能俯达人情,仰喻天意者,然后为之。”
地丑德齐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今天下地丑德齐,莫能相尚。”
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曰:‘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’”
败德辱行
河山之德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。”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。”
恩重如山宋 陆游《删定官供职谢启》:“及瓜以往,曾无累月之淹。恩重如山,感深至骨。”
背义忘恩元 无名氏《谢金吾》第三折:“不想他背义忘恩,更待干罢。”
旧爱宿恩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皓传》:“休以旧爱宿恩,任用兴、布,不能拔进良才。”
十里洋场茅盾《健美》:“我们这十里洋场实在还不过是畸形的殖民地化的资本主义社会。”
论德使能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王霸》:“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,圣王之道也,儒之所谨守也。”
义断恩绝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四折:“想人生最苦是离别,可怜是千里关山,独自跋涉。似这般割肚牵肠,倒不如义断恩绝。”
称德度功《管子·君臣下》:“称德度功,劝其所能。”
恩将仇报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0卷:“亏这官人救了性命,今反恩将仇报,天理何在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