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龟毛兔角龟毛兔角的故事

龟毛兔角的成语故事


拼音guī máo tù jiǎo

基本解释乌龟身上生毛,兔子头上长角。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。

出处晋 干宝《搜神记》第六卷:“商纣之时,大龟生毛,兔生角,兵甲将兴之象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龟毛兔角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龟毛兔角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十四年》:“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?”
天涯海角唐 吕岩《绝句》:“天涯海角人求我,行到天涯不见人。”
凤毛麟角明 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 文》:“康对山之文,天下慕向之,如凤毛麟角。”
鸡胸龟背章炳麟《新方言·释形体》:“《说文》:‘奚,大腹也。’今人谓匈(胸)腹间大者为奚匈,呼如鸡匈,遂有‘鸡胸龟背’之语。”
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吴强《红日》第15章:“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!大家不要客气,吃一点!”
爱毛反裘西汉 刘向《新序 杂事二》:“魏文侯出游,见路人反裘而负刍,文侯曰:‘胡为反裘而负刍?’对曰:‘臣爱其毛。’文侯曰:‘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?’”
转弯磨角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八十二回:“锦云笑道:小春姐姐把‘爽爽快快’读做‘霜霜快快’,把‘转弯磨角’读做‘转弯磨禄’,满口都是古音,他还说人讲究古音。”
鸡毛蒜皮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8章:“目前大敌当前,同心协力还怕迟误,谁还记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。”
拔毛连茹
角巾东路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尝与从弟琇书曰:‘既定边事,当角巾东路,归故里,为容棺之墟。’”
毛骨悚然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2回:“左右将此檄传进,操见之,毛骨悚然,出了一身冷汗。”
茹毛饮血西汉 戴圣《礼记 礼运》:“未有火化,食草木之食,鸟兽之肉,饮其血,茹其毛。”
兔死狐悲,物伤其类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9回:“获曰:‘兔死狐悲,物伤其类’。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,往日无冤,何故害我?”
吹毛求疵韩非《韩非子 大体》:“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难知。”
崭露头角唐 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虽少年,已自成人,能取进士第,崭然见头角焉。”
牛角挂书《新唐书·李密传》:“闻包恺在缑山,往从之。以蒲鞯乘牛,挂《汉书》一帙角上,行且读。”
毛遂堕井《西京杂记》卷六:“赵有两毛遂……野人毛遂坠井而死,客以告平原君,平原君曰:‘嗟乎!天丧予矣。’既而知野人毛遂,非平原君客也。”
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十四年》:“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?”
鼠入牛角《新五代史·南汉世家·刘玢》:“奈何吾子孙不肖,后世如鼠入牛角,势当渐小尔!”
多如牛毛《北史 文苑传序》:“学者如牛毛,成者如麟角。”
属毛离里《诗经·小雅·小弁》:“靡瞻匪父,靡依匪母。不属于毛?不离于里?”
钻牛角尖老舍《神拳》第三幕:“凡事都要留有余地,别死钻牛角尖。”
鼓角齐鸣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九回:“前面鼓角齐鸣,一彪军出,放过马谡,拦住张郃。”
守株待兔战国 韩 韩非《韩非子 五蠹》:“宋人有耕田者,田中有株,兔也,触柱折颈而死。”
毛举细故《明史 叶向高传》:“忠贤乃时毛举细故,责向高以困之。”
口角风情清·李渔《比目鱼·联班》:“那些用小钱的主子,只还他些口角风情罢了。”
狡兔三窟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四》:“狡兔有三窟,仅得免其死耳;今君有一窟,未得高枕而卧也。请为君复凿二窟。”
爱惜羽毛西汉 刘向《说苑 杂言》:“夫君子爱口,孔雀爱羽,虎豹爱爪,此皆所以治身法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