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力屈道穷力屈道穷的故事

力屈道穷的成语故事


拼音lì qū dào qióng

基本解释屈:竭,穷尽;道:途径,办法;穷:尽。力量办法都已穷尽。

出处《周书·王思政传》:“今力屈道穷,计无所出,唯当效死,以谢朝恩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力屈道穷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力屈道穷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汉 王充《论衡 道虚》:“淮南王学道,招会天下有道之人,倾一国之尊,下道术之士,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,奇方异术,莫不争出。王遂得道,举家升天,畜产皆仙,犬吠于天上,鸡鸣于云中。”
一人得道,鸡犬飞升鲁迅《二心集·张资平氏的“小说学”》:“但作者一转方向,则一人得道,鸡犬飞升,何况神仙的遗蜕呢。”
一力承当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1回:“在晋侯面前,一力承当。”
一反其道
一夫得道,九族升天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续集》第九回:“我听说一夫得道,九祖升天,那有个九族升天之说吗?”
一子悟道,九族升天元·马致远《黄粱梦》第一折:“常言道:‘一子悟道,九族升天’,不要错过了。”
一子悟道,九族生天元 马致远《黄粱梦》第一折:“你自不知,你不是个做官的,天生下这等道貌,是个神仙中人。常言道:‘一子悟道,九族生天’,不要错过了。”
一心一力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九:“自阖营将弁,以及士卒,无不一心一力。”
一穷二白毛泽东《论十大关系》:“我曾经说过,我们一为\'穷\',二为\'白\'。\'穷\'就是没有多少工业,农业也不发达。\'白\'就是一张白纸,文化水平、科学水平都不高。
一臂之力元 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:“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,愁甚冤仇不报?”
一语道破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但这位姑娘,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,此刻要一语道破,必弄到满盘皆空。”
不可以道里计章炳麟《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》:“最有学问的人,就是周秦诸子,比那日本的物茂卿、太宰纯辈,就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了。”
不可胜道《史记 太史公自序》:“海外殊俗,重译款塞,请来献见者,不可胜道。”
不屈不挠东汉 班固《汉书 叙传下》:“乐昌笃实,不桡(挠)不诎(屈)。”
不挠不屈清 陈天华《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》:“吾民族以不挠不屈之气概,与外族战,与土番战,与寒暑战,卒能斩荆披棘。”
不自量力唐 玄奘《大唐西域记 摩揭陀国上》:“今诸外道不自量力,结党连群,敢声论鼓,惟愿大师摧诸异道。”
不费吹灰之力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7回:“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,抚台便这样的信从,若替他办那事,自不费吹灰之力。”
不足为外人道晋 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停数日,辞去。此中人语云:‘不足为外人道也。’”
不足为道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二卷:“此女棋本下劣,枉得其名,不足为道。”
不近道理《古今小说 史弘肇龙虎君臣会》:“王保正,您好不近道理!偌大一只狗子,怎地只把三百钱出来?须亏我。”
不遗余力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赵策三》:“秦不遗馀力矣,必且破赵军。”
不遗馀力《战国策 赵策三》:“秦不遗馀力矣,必且破赵军。”
世道人心明·袁宏道《李温陵传》:“细心读之,其破的中款之处,大有补于世道人心。”
世道人情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5回:“虽不敢说历尽甘苦,然世道人情,略略的领悟了些须。”
世道浇漓鲁迅《随感录·人心很古》:“慷慨激昂的人说:‘世道浇漓,人心不古。’”
东道主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三十年》:“若舍郑以为东道主,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,君亦无所害。”
东道主人《周书·文帝纪上》:“令亲人蔡儁作牧河济,厚相恩赡,以为东道主人。”
东道之谊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28回:“蚌师今天以东道主人尽东道之谊,所用又系全东家的同族,真可算是大义灭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