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楚弓楚得楚弓楚得的故事

楚弓楚得的成语故事


拼音chǔ gōng chǔ dé

基本解释楚国人丢掉的弓;仍然被楚国人拾到了。比喻自己丢失的东西落入与自己同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手中。形容肥水没有外流。

出处西汉 刘向《说苑》:“左右请求之。王曰:‘楚人遗弓,楚人得之,又何求焉?’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楚弓楚得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楚弓楚得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得意洋洋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管晏列传》:“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”
难得糊涂林语堂《中国人之聪明》:“郑板桥曰:‘难得糊涂’。”
反手可得《荀子·非相》:“诛旦公,定楚国,如反手尔。”
不可多得东汉 孔融《荐祢衡表》:“若衡等辈,不可多得。”
小人得志南朝·宋·何承天《为谢晦檄京邑》:“若使小人得志,君子道消。”
踏破芒鞋没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8回:“往上一瞧,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着的一群俊俏后生,心中欢喜不尽,暗说道:‘踏破芒鞋没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。’”
清清楚楚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6回:“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,弱不胜衣,故憨憨的只管贪看。”
志满意得宋 陆九渊《与刘伯协书》:“当无道时,小人在位,君子在野,小人志得意满,君子阨穷祸患,甚者在囹圄,伏刀锯、投荒裔。”
不得而知唐 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故虽谏且议,使人不得而知焉。”
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清·张岱《与祁世培》:“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,缅焉呈面,公姑具眼,是妍是丑,其必有以区别之也。”
吴头楚尾宋·王象之《舆地纪胜》:“《职方乘序》:‘吴头楚尾。’”
安闲自得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蔡瑞虹忍辱报仇》:“不如在家安闲自在,快活过了日子,却去讨这样烦恼吃!”
迫不得已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莽传上》:“将为皇帝定立妃后,有司上名,公女为首,公深辞让,迫不得已,然后受诏。”
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8回:“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。”
一清二楚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小顺儿样样事情都要闹个一清二楚,不然怎幺能当好妈妈的保镖呢。”
适得其反清 魏源《筹海篇 议守上》:“今议防堵者,莫不曰:‘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,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。’不知此适得其反也。”
得天独厚明 张居正《答宗伯董浔阳》:“精神步履新锐少年弗逮也,何得天之厚如是哉!”
旗开得胜元 无名氏《射柳捶丸》第四折:“托赖主人洪福,旗开得胜,马到成功。”
傲睨得志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0回:“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,傲睨得志,每日饮宴,无事少出,国政皆在相府商议。”
得过且过元 无名氏《小孙屠》戏文第四出:“孩儿,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,怕家中得过且过,出去做甚的?”
患得患失先秦 孔子《论语 阳货》:“其未得之也,患得之;既得之,患失之。苟患失之,无所不至矣!”
神领意得《高坐别传》:“性高简,不学晋语,诸公与之言,皆因传译。然神领意得,顿在言前。”
有钱使得鬼推磨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十卷:“常言道:‘有钱使得鬼推磨。’我们不少的是银子,匡得将来买上买下。”
不得已而为之宋·辛弃疾《九议》:“岁币郊祀之费,是不得已而为之者。”
得意忘形《晋书 阮籍传》:“嗜酒能啸,善弹琴,当其得意,忽忘形骸。”
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
利害得失清·岭南羽衣女士《东欧豪杰传》第四回:“我虽然素有是志,可恨自己学问太浅,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,详详密密说将出来,感动大众,所以稽延至今,甚为憾事。”
拼得工夫深,铁杵磨成针元·虞韶《日记故事》:“道逢一老妪,磨铁杵。白问:‘将欲何用?’曰:‘欲作针。’白感其言,遂还卒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