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桑枢韦带桑枢韦带的故事

桑枢韦带的成语故事


拼音sāng shū wéi dài

基本解释《庄子 让王》:“原宪居鲁……桑以为枢。”汉贾山《至言》:“夫布衣韦带之士,修身于内,成名于外。”桑枢,桑木的门轴。韦带,无饰的皮革腰带。后因以“桑枢韦带”形容贫家寒士。

出处《庄子·让王》:“原宪居鲁……桑以为枢。”汉贾山《至言》:“夫布衣韦带之士,修身于内,成名于外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桑枢韦带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桑枢韦带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饱经沧桑王蒙《轮下》:“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,饱经沧桑,眼角皱纹细密如网。”
缝衣浅带先秦 庄周《庄子 盗跖》:“今子修文武之道,掌天下之辩,以教后世,缝衣浅带,矫言伪行,以迷惑天下之主。”
安眉带眼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8回:“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,直须要我开口说。”
散带衡门《诗经·阵风·衡门》:“衡门之下,可以栖迟。”
拉家带口苗培时《矿山烈火》:“老李,我真再也没法过下去了,拉家带口的,可比不了那些光棍们好混。”
带水拖泥宋·叶適《修路疏》:“南来北往,何忧带水拖泥;朝去暮来,不到撞头磕脑。”
带减腰围语出《梁书·昭明太子统传》:“体素壮,腰带十围,至是减削过半。”
指桑骂槐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:“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,百般称快。”
沧海桑田晋 葛洪《神仙传 麻姑》:“麻姑自说云,接待以来,已见东海三为桑田。”
带金佩紫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吾闻丈夫处世,当带金佩紫。”
连根带梢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:“萧队长笑着,对于这连根带梢、清清楚楚的说法,他最喜欢。”
拖泥带水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主人勤拳,带累阇梨,拖泥涉水。”
带月披星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二折:“则合带月披星,谁着你停眠整宿?”
连枝带叶明·无名氏《龙门隐秀》第三折:“谁想俺嫂狠兄毒心意歹,全不想共根同蒂,连枝带叶,把我似乞儿般抢出门来。”
逢衣浅带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儒效》:“逢衣浅带。”
一衣带水《南史 陈纪下 后主》:“隋文帝谓仆射高颖曰:‘我为百姓父母,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?’”
紫袍玉带明·无名氏《万国来朝》第三折:“户列簪缨姓字香,紫袍玉带气昂昂。”
户枢不朽《三国志 吴普传》:“动摇则谷气得消,血脉流通,病不得生,譬有户枢不朽是也。”
局骗拐带
以点带面竺可桢《一年来的综合考察》:“考虑全面布局,因此是点面结合,以点带面。”
柳树上着刀,桑树上出血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0卷:“忽朝一日,发出句说话来,教‘张公吃酒李公醉’,‘柳树上着刀,桑树上出血’。”
砺山带河《史记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》:“封爵之誓曰:‘使河如带,泰山若砺,国以永宁,爱及苗裔。’”
行常带经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儒林传》:“行常带经,止息则诵习之。”
桑弧蒿矢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儒林传·刘昆》:“每春秋飨射,常备列典仪,以素木瓠叶为俎豆,桑弧蒿矢,以射菟首。”
褒衣博带东汉 班固《汉书 隽不疑传》:“佩环玦,褒衣博带,盛服至门上谒。”
夹枪带棒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一回:“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。又不像是恼我,又不像是恼二爷,夹枪带棒,终久是个什么主意?”
夹枪带棍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1回:“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!又不像是恼我,又不像是恼二爷,夹枪带棍,终久是个甚么主意?”
桑间濮上东汉 班固《汉书 地理志下》:“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,男子亦亟聚会,声色生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