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服服贴贴服服贴贴的故事

服服贴贴的成语故事


拼音fú fú tiē tiē

基本解释指让人信服或物品平整。

出处毛泽东《做革命的促进派》:“我们取得那么大的胜利,人家服服贴贴,敲锣打鼓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服服贴贴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服服贴贴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服低做小元·李文蔚《圯桥进履》第二折:“我又索含容折节,屈脊躬身,伏低做小,跪膝在尘埃。”
服牛乘马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,以利天下。”
粗服乱头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容止》:“裴令公有俊容仪,脱冠冕,粗服乱头皆好。时人以为玉人。”
心服口服先秦 庄周《庄子 寓言》:“利义陈乎前,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。使人乃以心服,而不敢蘁立,定天下之定。”
服气吞露明·无名氏《洞玄升仙》第一折:“若论道姑休养,服气吞露,搬离运坎,施仁布义,必有成仙之日也。”
口服心服《人民文学》1977年第9期:“毛主席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,启发我们顾全大局,使我口服心服。”
以德服人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而诚服也。”
以理服人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,力不赡也;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而诚服也,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。”
心悦诚服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,力不赡也;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而诚服也,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。”
体贴入微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38回:“‘只要心平点,少看点利钱,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。’我笑道:‘这可谓体贴入微了。’”
黄冠草服明·唐顺之《与洪方洲郎中书》:“而所谓磊落超脱者,往往出于黄冠草服之间。”
乱头粗服明 王彦泓《个人》诗:“双脸断红初却坐,乱头粗服总倾城。”
华冠丽服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回:“又行了半日,忽见街北蹲着两全大石狮子,三间兽头大门,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,正门不开,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。”
胡服骑射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:“今吾(赵武灵王)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。”
心服口不服马烽《吕梁英雄传》第43回:“老武听了,还有点心服口不服。”
服服帖帖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三回:“这几下直打得王贵服服帖帖,只得依他教训。”
做小服低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红顶商人》:“一方面是芙蓉柔顺,甘于做小服低。”
心服首肯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5回:“然则他何不一开口就照在青云山口似悬河的那派谈锋?也不愁那姑娘不低首下心的心服首肯。”
返我初服三国·魏·曹植《七启》:“愿返初服,从子而归。”
无服之丧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孔子闲居》:“凡民有丧,匍匐救之,无服之丧也。”
微服私行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鄢赵争宠》:“只是此行敛些光彩,不可喝道而去,只得微服私行罢了。”
拳拳服膺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回之为人也,择乎中庸,得一善则拳拳服膺,而弗失之矣。”
水土不服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1回:“说军士水土不服,权且罢兵。”
弓调马服《荀子·哀公》:“弓调而后求劲焉,马服而后求良焉。”
变服诡行唐·韩愈《清边郡王杨燕奇碑文》:“变服诡行,日倍百里。”
服田力穑《尚书·盘庚上》:“若农服田力穑,乃亦有秋。”
妥妥贴贴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2回:“子固也把孙三儿一面安排得妥妥贴贴,所有彩云的东西一概要回,不少一件。”
安生服业梁斌《红旗谱》:“她想到冯老兰,不一定肯让朱老忠安生服业地活下去,她的心情更加忧惧不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