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地下修文地下修文的故事

地下修文的成语故事


拼音dì xià xiū wén

基本解释旧指有才文人早死。

出处《太平御览》卷八八引王隐《晋书》:“韶言天上及地下事,亦不能悉知也。颜渊、卜商今见在为修文郎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地下修文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地下修文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乱涂地宋·苏洵《管仲论》:“桓公之薨也,一乱涂地,无惑也。彼独恃一管仲,而仲则死矣。”
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《六韬》:“屈一人下,伸万人上,惟圣人能行之。”
一代文宗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19回:“他两人真是一代文宗。”
一匡天下《论语·宪问》:“管仲相桓公,霸诸侯,一匡天下,民到于今受其赐。微管仲,吾其被发左祍矣。”
一十八层地狱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一回:“判官道:‘此是阴山背后一十八层地狱。’”
一叶落知天下秋《淮南子 说山训》:“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。”宋 唐庚《文录》引唐人诗:“山僧不解数甲子,一叶落知天下秋。”
一唱雄鸡天下白唐·李贺《致酒行》:“我有迷魂招不得,雄鸡一声天下白。少年心事当拿云,谁念幽寒坐鸣呃。”
一块石头落了地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九回:“次后忽然宝玉去了,他两个又是那个光景儿,母子二人心中更明白了,越发一块石头落了地,而且是意外之想,彼此放心,再无别意了。”
一块石头落地
一天一地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三十四回:“又兼狄家的觅汉伙伴不曾分得银钱的,心里气他不过,到处去彰扬,不止他本村扬说的一天一地,就是邻庄外县,都当了一件异事传说。”
一射之地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二折:“将军若要做女婿呵,可按甲束兵,退一射之地。”
一席之地《旧唐书 后妃传上》:“妇人智识不远,有忤盛情,然贵妃久承恩顾,何惜宫中一席之地,使其京戮,安忍取辱于外哉!”
一文不值明 毕魏《三报恩 骂佞》:“最可悲年少科名,弄得一文不值。”
一文不名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佞幸列传》:“竟不得名一钱,寄死人家。”
一文如命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二回:“此人有个毛病,啬细非常,一文如命。”
一文莫名巴金《谈<憩园>》:“不过我虽然一文莫名靠稿费生活,却不能不说自己不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,所以我会由五叔的死想出了一个杨老三的故事。”
一文钱逼死英雄汉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23回:“相公年幼,休要妄费了。有时,看这东西不难;没有时,便一文钱逼死英雄汉。”
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9回:“天下事只怕没得银钱,便是俗语说得好:‘一文钱难倒英雄汉’。”
一牛吼地《翻译名义集·数量》:“拘卢舍,此云五百弓,亦云一牛吼地,谓大牛鸣声所极闻。或云一鼓声。《俱舍》云二里,《杂宝藏》云五里。”
一牛鸣地清·钱谦益《山庄八景诗·锦峰晴晓》序:“其旁有锦峰书院,去山庄一牛鸣地。”
一箭之地元 无名氏《博望烧屯》:“放我一箭之地,埋锅造饭去。”
一纸空文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近来又有了什么外销名目,说是筹了款项,只能办理本省之事;将来不过一纸空文咨部塞责。”
一统天下《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》:“王者欲一乎天下。”又,《隐公元年》:“何言乎王正月,大一统也。”
一败涂地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纪》:“天下方扰,诸侯并起,今置将不善,一败涂地。”
一钱不落虚空地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五回:“只得自己暗地里送了委员一千两银子,好在一钱不落虚空地,将来自有作用。”
一隅之地《南史·王弘传论》:“晋自中原沸腾,介居江左,以一隅之地,抗衡上国。”
一鼓而下明·沈采《千金记·定谋》:“昨日令人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,迳截赵魏,掩其不备,一鼓而下。”
一齐天下汉·荀悦《汉纪·武帝纪》:“今陛下临制海内,一齐天下,口虽未言,声疾雷电,令虽未发,行化如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