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疏忽职守疏忽职守的故事

疏忽职守的成语故事


拼音shū hū zhí shǒu

基本解释不尽责,失职。

出处


暂未找到成语疏忽职守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疏忽职守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因循守旧东汉 班固《汉书 循吏传序》:“光因循守职,无所改作。”
墨守成规清 黄宗羲《钱退山诗文序》:“如钟嵘之《诗品》,辨体明宗,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。”
一钱太守清·李渔《无声戏》第二回:“成都有个知府,做官极其清正,有一钱太守之名。”
闭关自守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莽传》:“闭门自守,又坐邻伍铸钱挟铜,奸吏因以愁民。”
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八卷:“今日听在下说一桩意外姻缘的故事,唤做‘乔太守乱点鸳鸯谱’。”
暗香疏影宋 辛弃疾《和傅岩叟梅花》:“月淡黄昏欲雪时,小窗犹欠岁寒枝。暗香疏影无人处,唯有西湖处士知。”
滥用职权
熬更守夜《人民文学》1977年第1期:“总理经常熬更守夜,废寝忘食地工作。”
抱残守缺东汉 刘歆《移书让太常博士》:“犹欲抱残守缺,挟恐见破之私意,而亡(无)从善服义之公心。”
才疏志大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识鉴》:“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,名重而识暗。”
学浅才疏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 神思》:“若学浅而空迟,才疏而徒速,以斯成器,未之前闻。”
安分守己宋 袁文《瓮牖闲评》第八卷:“自以为一己之能,万一人主见喜,则超臘奋迅何事不可为,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,方且以道义自居,其肯如此侥幸乎?”
才疏学浅元 柯丹邱《荆钗记 合卺》:“欲步蟾宫,奈才疏学浅,未得蜚冲。”
守株待兔战国 韩 韩非《韩非子 五蠹》:“宋人有耕田者,田中有株,兔也,触柱折颈而死。”
拘俗守常晋 葛洪《抱朴子 论仙》:“而浅识之徒,拘俗守常,咸曰世间不见仙人,便云天下必有此事。”
监守自盗东汉 班固《汉书 刑法志》:“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。已论命复有笞罪者,皆弃市。”颜师古注:“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。”
志大才疏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孔融传》:“融负其高气,志在靖难,而才疏意广,迄无成功。”
守口如瓶唐 道世《诸经要集 择交部 惩过》:“防意如城,守口如瓶。”
归正守丘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狐死正丘首,仁也。”
泥古守旧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27章:“我们要写许多通俗的书,说明古不如今,旧不如新的道理,以破除社会上一般泥古守旧的思想。”
神不守舍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:“疲乏之极,神不守舍。”
守财奴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十五回:“搁不住这班人都做了守财奴,年年只有入款,他却死搂着不放出来,不要把天下的钱,都辇到他家么。”
独守空房《古诗十九首》:“荡子行不归,空床难独守。”
待兔守株宋·张君房《<云笈七签>序》:“刻舟求剑,体貌何殊;待兔守株,旨意宁远。”
奉公守法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以君之贵,奉公如法则上下平。”
魂不守舍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管辂传》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 管辰《管辂别传》:“何之视侯,则魂不守宅,血不华色,精爽烟浮,容若槁木,谓之鬼幽。”
玩忽职守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高松年身为校长,出去吃晚饭,这时候还不回来,影子也找不见,这种玩忽职守,就该死。”
以身殉职《梁书 韦粲传》:“谓仲礼曰:‘下官才非御侮,直欲以身殉职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