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肩摩袂接肩摩袂接的故事

肩摩袂接的成语故事


拼音jiān mó mèi jiē

基本解释人肩相摩,衣袖相接。形容人多拥挤。

出处明·宋濂《赠传神陈德颜序》:“余自近岁以来,为求文者肩摩袂接而至,一切谢绝已久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肩摩袂接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肩摩袂接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上气不接下气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七回:“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,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。”
擦肩而过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2回:“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。”
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言语》:“从山阴道上行,山川自相映发,使人应接不暇。”
踵趾相接杨天石《黄遵宪》:“黄遵宪盛赞他们‘前仆后起,踵趾相接,视死如归’的大无畏精神。”
踵武相接宋·陈亮《跋焦伯强帖》:“诸公巨人踵武相接,天下毫发丝粟之才,皆得以牵连成就,况且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!”
水光接天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,徘徊于斗牛之间,白露横江,水光接天。”
比肩叠踵清 陈康棋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辽沈旧人,胜朝遗耈,比肩叠踵,同掌丝纶。”
应接不暇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言语》:“从山阴道上行,山川自相映发,使人应接不暇。”
目不暇接清 郑燮《潍县署中与舍弟墨之二》:“见其扬翬振彩,倏来倏往,目不暇给。”
移花接木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:“同窗友认假作真,女秀才移花接木。”
短兵接战《三国志 魏志 典韦传》:“韦被数十创,短兵接战,贼前搏之。”
交头接耳元 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三折:“大小三军,听吾将令,甲马不许驰骤,金鼓不许乱鸣,不许交头接耳,不许笑语喧哗。”
接踵而至《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下》:“是日唐主大军接踵而至。”
掎裳连袂宋·刘从义《重修开元寺行廊功德碑》:“服靓妆,继日以掎裳连袂。”
接续香烟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37回:“官人既然作了官,总以接续香烟为重,从此要早毕婚姻,成家立业要紧。”
接三连四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9回:“我又没逃了,这么接三连四的叫人来找。”
比肩并起先秦 荀况《荀子 非相》:“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,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,比肩并起。”
连三接四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二回:“原来平儿出去,有赖林诸家送了礼来,连三接四,上中下三等家人来拜寿送礼的不少。”
再接再厉唐 韩愈《斗鸡联句》:“一喷一醒然,再接再砺乃。”
接踵而来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5回:“当此内忧外患接踵而来,老夫子系天下人望,我倒可惜他多此一段闲情逸致!”
青黄不接《元典章 户部 仓库》:“即日正是青黄不接之际,各处物斛涌贵。”
接二连三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9回:“家中事情接二连三,也无暇及此。”
待人接物宋 俞文豹《吹剑四录》:“内而存心养性、立身行己无所歉,外而待人接物、处事应世无所戾。”
接连不断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:“陈设兵卫,自王宫起,直至光家之门,街衢皆满,接连不断。”
肩摩毂接明·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华阳博议》:“肩摩毂接,竞爽一时,殆古今所罕也。”
骈肩接迹宋·刘炎《迩言》:“游者骈肩接迹,观者啧啧咏叹。”
压肩迭背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回:“江州府看的人,真乃压肩迭背,何止一二千人。”
短兵相接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九歌 国殇》:“操吴戈兮披犀甲,车错毂兮短兵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