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洗颈就戮洗颈就戮的故事

洗颈就戮的成语故事


拼音xǐ jǐng jiù lù

基本解释把脖子洗净,伸到刀下受斩。比喻等待灭亡。

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2回:“今且放汝回去,说与孙权:洗颈就戮!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洗颈就戮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洗颈就戮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贫如洗元 关汉卿《窦娥冤》楔子:“小生一贫如洗,流落在这楚州居住。”
眼泪洗面宋·陆游《避暑漫抄》:“又韩玉汝家,有李国主归朝后与金陵旧宫人书云:‘此中日夕,只以眼泪洗面。’”
舍安就危宋·苏舜钦《上范希文书》:“延州逼近贼锋,而能舍安逸以就危隘,虽古人不逮也。”
随行就市
从俗就简宋 周辉《清波别志》卷下:“今士人有作一二十字简帖,必旋检本,模仿笔画,从俗就简。
将计就计元 李文蔚《张子房圯桥进履》:“将计就计,不好则说是好。”
功成名就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誉不可虚假。”
便还就孤
驾轻就熟唐 韩愈《送石处士序》:“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,而王良、造父为之先后也。”
洗耳恭听元 郑廷玉《楚昭公》第四折:“请大王试说一遍,容小官洗耳恭听。”
将错就错宋 释悟明《联灯会要 道楷禅师》:“祖师已是错传,山僧已是错说,今日不免将错就错,曲为今时。”
援笔立就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6卷:“华安不假思索,援笔立就,手捧所作呈上。”
因陋就简汉 刘歆《移让太常博士书》:“苟因陋就寡,分文析字,烦言碎辞,学者罢老,且不能究其一艺。”
洗心革面晋 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洗心而革面者,必若清波之涤轻尘。”
避重就轻宋 刘挚《忠肃集 侍御史黄君墓志铭》:“民始不以多男为患,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。”
各就各位徐迟《汉水桥头》:“所有的人已各就各位,摆好了阵势。”
高不成低不就宋 陈师道《宿柴城》诗:“起倒不供聊应俗,高低莫可只随缘。”
洗劫一空霍达《穆斯林的葬礼》第五章:“他要把奇珍斋的全部存货、存料都洗劫一空,再赚回来的钱可就不是一千八百多块大洋了!”
就地取材《诗经 豳风 七月》:“蚕月条桑。”唐 孔颖达疏《十字注疏》:“条其桑而采之,谓斩条于地,就地采之也。”
就事论事宋 杨时《杨龟山集 荆州所闻》:“孟子与人君言,皆所以扩其善心,而革其非,不止就事论事。”
碧空如洗宋 张元干《水调歌头》词:“万里碧空如洗,寒浸十分明月,帘卷玉波流。”
行将就木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我二十五年矣,又如是而嫁,则就木焉。请待子。”
俯首就缚
将机就机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4回:“那段氏刁顽,如或不允这头亲事,设或有个破绽,为害不浅。只得将机就机罢。”
去危就安《北齐书·文襄帝纪》:“去危就安,今归正朔;转祸为福,已脱罗网。”
按部就班西晋 陆机《文赋》:“观古今于须臾,抚四海于一瞬。然后选义按部,考辞就班。”
日就月将《诗经 周颂 敬之》:“日就月将,学有缉熙于光明。”
高不凑低不就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其间也就说过几家亲事,高不凑低不就,一家也不曾成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