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观隅反三观隅反三的故事

观隅反三的成语故事


拼音guān yú fǎn sān

基本解释犹言举一反三。

出处北魏·郦道元《〈水经注〉序》:“进无方一知二之机,退无观隅反三之慧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观隅反三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观隅反三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三十而立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。”
挑三拣四徐特立《让革命的红旗世代相传》:“他们一旦了解了过去的痛苦,就会懂得今天我们对工作挑三拣四是多么不对!”
徘徊观望孙中山《第二次讨袁宣言》:“至袁氏今日,势已穷蹙,而犹徘徊观望,不肯自归于失败。”
反手可得《荀子·非相》:“诛旦公,定楚国,如反手尔。”
士别三日,刮目相待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》:“遂拜蒙母,结友而别”南朝 宋 裴松之注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”
迷而不反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钟会传》:“若偷安旦夕,迷而不反,大兵一发,玉石皆碎。”
明若观火《尚书 盘庚上》:“予若观火。”宋 蔡沈集传:“我视汝情,明若观火。”
反哺之私晋 成公绥《乌赋》:“雏既壮而能飞兮,乃衔食而反哺。”
反复无常宋 陈亮《与范东叔龙图书》:“时事反复无常,天运所至,亦看人事对付如何。”
反唇相稽汉 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妇姑不相说(悦),则反唇而相稽。”
反求诸己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射者正己而后发,发而不中,不怨胜己者,反求诸己而已矣。”
匡乱反正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太史公自序》:“仲尼悼礼废乐崩,追修经术,以达王道,匡乱世反之于正。”
走马观花唐 孟郊《登科后》诗:“昔日龌龊不足夸,今朝放荡思无涯。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
回光反照元 杨暹《刘行首》第三折:“阳台雾锁,楚岫云遮,弃死归生,回光返照。”
逢人只说三分话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1卷:“如今俗语云,逢人只说三分话,只此便是不忠。”
三人行,必有我师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不三不四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可见元宵之夜,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,不一而足。”
推三阻四元 无名氏《鸳鸯被》第一折:“非是我推三、推三阻四;这事情应难、应难造次。”
三长两短明 罗贯中《三遂平妖传》:“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,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。”
极重不反清·陈确《答张考夫书》:“今《大学》之为圣经,已成极重不反之势。”
反老还童清 翟灏《通俗编 识馀》:“《急就章》‘长乐无极老复丁’即《参同契》所云老翁复丁壮也,今变之曰反老还童。”
反治其身
反面无情明 邵璨《香囊记》:“他也是一个君主,恐怕反面无情,那时节悔之晚矣!”
折臂三公唐·刘禹锡《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》:“上车著作应来问,折臂三公定送方。”
作壁上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及楚击秦,诸将皆从壁上观。”
三三两两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四 娇女诗》:“行不独自去,三三两两俱。”
三十三天《胜鬘宝窟》卷下:“此言三十三天者,中国言悉怛梨余恶卫陵,此中唯取怛梨二字为忉利天也。怛梨,忉利,彼国音不同耳。”
半夜三更元 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三折:“这船上是什么人,半夜三更,大呼小叫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