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批毛求疵批毛求疵的故事

批毛求疵的成语故事


拼音pī máo qiú cī

基本解释犹言吹毛求疵。

出处《旧唐书·崔元综传》:“虽外示谨厚,而情深刻薄,每受制鞠狱,必批毛求疵,陷于重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批毛求疵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批毛求疵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无所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要我给她遮掩个门户;此外一无所求。”
一毛不拔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杨子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”
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今之欲王者,犹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也。”
万事不求人老舍《英国人》:“多数的英国人愿当鲁滨孙,万事不求人。”
三毛七孔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唐张守节正义:“心重十二两,中有七孔,三毛,盛精汁三合,主藏神。”
三求四告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0回:“嫌我不好,谁叫你们瞎了眼,三求四告的,跑了我们家做甚么去了?”
上求下告《朱子语类辑略》第七卷:“不自反躬穷究,只管上求下告,问他讨禅,被他恣意相簿。”
不厌求详茅盾《蚀·追求》:“徐子材不厌求详地询问史循自杀的感觉,几次把龙飞的已经到了嘴唇边的话打了回去。”
不得已而求其次曹靖华《叹往昔,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!》:“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。‘鸿沟’上没有‘桥梁’,只好‘绕道东京’了。”
不忮不求《诗经 邶风 雄雉》:“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。”郑玄笺:“我君子之行,不疾害,不求备于一人,其行何用为不善。”
不拔一毛宋 秦观《浩气传》:“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,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。”
不擒二毛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宋襄公曰:‘君子不受伤,不擒二毛。’”
不毛之地《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君如矜此丧人,锡(赐)之不毛之地。”
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《中国现在记》第二回:“总而言之,一句话,现在的情形,我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。”
不求甚解晋 陶潜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不慕利,好读书,不求甚解,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。”
不求闻达三国 蜀 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候。”
举如鸿毛,取如拾遗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举秦如鸿毛,拾楚若拾遗。”
乍毛变色
九牛一毛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假令仆伏法受诛,若九牛亡一毛,与蝼蚁何以异?”
买菜求益《高士传·严光》:“买菜乎?求益也。”
买静求安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1卷:“今日天飞大王在此经过,这乡村敛钱备饭,买静求安。”
予取予求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七年》:“唯我知女,女专利而不厌,予取予求,不女疵瑕也。”
井中求火
以屈求伸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(伸)也。”
以毛相马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利议》:“故以言举人,若以毛相马,此其所以多不称举。”
以求一逞
伐毛换髓明·梅鼎祚《昆仑奴》第四折:“你此去伐毛换髓,变姓逃形,我何处会得你着。”
伐毛洗髓清 黄景仁《浴汤泉》诗:“伐毛洗髓欠福命,尘土肠胃聊湔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