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感恩图报感恩图报的故事

感恩图报的成语故事


拼音gǎn ēn tú bào

基本解释感激别人的恩惠而设法报答。

出处宋 曾巩《上欧阳舍人书》:“其感与报,宜若何而图之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感恩图报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感恩图报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动天地,感鬼神金·元好问《陶然集诗序》:“诗之极致,可以动天地,感鬼神。”
德重恩弘唐·韩愈《袁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显荣频烦,称效寂蔑,又蒙赦其罪累,授以方州,德重恩弘。”
多情善感唐·陆龟蒙《自遣诗三十首》:“多情善感自难忘,只有风流共古长。”
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曰:‘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’”
图穷匕见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燕策三》:“轲既取图奉之,发图,图穷而匕首见。”
唯利是图晋 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名过其实,由于夸诳,内抱贪浊,惟利是图。”
恩重如山宋 陆游《删定官供职谢启》:“及瓜以往,曾无累月之淹。恩重如山,感深至骨。”
背义忘恩元 无名氏《谢金吾》第三折:“不想他背义忘恩,更待干罢。”
报雠雪恨元 杨显之《酷寒亭》楔子:“存得堂堂七尺身,也不敢望遂风云,报雠雪恨。”
旧爱宿恩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皓传》:“休以旧爱宿恩,任用兴、布,不能拔进良才。”
义断恩绝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四折:“想人生最苦是离别,可怜是千里关山,独自跋涉。似这般割肚牵肠,倒不如义断恩绝。”
恩将仇报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0卷:“亏这官人救了性命,今反恩将仇报,天理何在!”
义山恩海元·柯丹丘《荆钗记·忆母》:“欣然便周全助路费,召共居,感此义山恩海深难弃。”
报仇雪恨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8回:“滥官害民贼徒,把我全家诛戮,今日正好报仇雪恨!”
以直报怨先秦 孔子《论语 宪问》:“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”
施恩望报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9回:“可都是那个甚么施恩望报,不望报的这个脾气闹的!”
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图
通风报信清 颐琐《黄绣球》第20回:“那掌柜的说他恶毒,跟手叫送棺材到陈府上去的通风报信,一面地保就在内看守了这掌柜的。”
恶有恶报南朝·梁·萧衍《新酒肉文》:“行十恶者,受于恶报;行十善者,受于善报。”
恩荣并济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五回:“限之以爵,爵加则知荣,恩荣并济,上下有节,为治之道,于斯著矣。”
惟利是图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勤求》:“由于夸诳,内抱贪浊,惟利是图。”
图文并茂王朔《修改后发表》:“我始终认为贵刊是国内的一流刊物,图文并茂,趣味高雅,是思想性、知识性、趣味性三性结合的比较突出的好刊物。”
恩德如山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寿禅师两生符宿愿》:“老夫垂死之命恩人救援,恩德如山,无可图报。”
善有善报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一回: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”
恩威并重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鲂传》:“鲂在郡十三年卒,赏善罚恶,恩威并行。”
法外施恩清·梁章钜《归田琐记·鳌拜》:“仍照皇祖所降谕旨,给予一等男爵,世袭罔替,已足以示国家法外施恩,旧勋之意矣。”
背义负恩《旧唐书 乔琳传》:“上以其累经重任,顿亏臣节,自受逆命,颇闻讥谐悖慢之言,背义负恩,固不可舍,命斩之。”
投桃报李《诗经 大雅 抑》:“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