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冰肌雪肤冰肌雪肤的故事

冰肌雪肤的成语故事


拼音bīng jī xuě fū

基本解释像冰一样的肌肤。形容女子洁美的体肤。

出处清·魏源《澳门花园听夷女洋琴歌》序:“鼓罢复出其二子,长者九岁,冰肌雪肤,瞳翦秋水,中原未之见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冰肌雪肤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冰肌雪肤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面黄肌瘦元 杨梓《霍光鬼谏》:“眼欺缩腮模样,面黄肌瘦形相。”
冰壶秋月宋 苏轼《赠潘谷》诗:“布衫漆黑手如龟,未害冰壶贮秋月。”
各人自扫门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明·沈璟《义侠记·除凶》:“他自要去送性命,干俺甚事,各人自扫门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。”
囊萤映雪元 贾仲名《萧淑兰》第一折:“虽无汗马眠霜苦,曾受囊萤映雪劳。”
冰解的破清 曾国藩《<经史百家简编>序》:“惟校雠之学,我朝独为卓绝,干嘉间巨儒辈出,讲求音声故训,校勘疑误,冰解的破,度越前世矣。”
冷若冰霜清 刘鄂《老残游记续集》第二回:“笑起来一双眼又秀又媚,却是不笑起来又冷若冰霜。”
如履薄冰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雪兆丰年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回:“古人云:‘雪兆丰年’。”
囊萤照雪《晋书·车胤传》:“车胤恭勤不倦,博学多通,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”
春冰虎尾《尚书·君牙》:“心之忧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
阳春白雪战国 楚 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其为《阳阿》、《薤露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,其为《阳春》、《白雪》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。”
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鲁迅《经验》:“然而也有经过许多人经验之后,倒给了后人坏影响的,如俗语说‘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’的便是其一。”
脸黄肌瘦王西彦《隔膜》:“在这乡下孩子的观念里,难民应该都是一些脸黄肌瘦、衣著褴褛的人。”
报雠雪恨元 杨显之《酷寒亭》楔子:“存得堂堂七尺身,也不敢望遂风云,报雠雪恨。”
冰天雪地清 蒋士铨《鸡毛房》诗:“冰天雪地风如虎,裸而泣者无栖所。”
切肤之痛明 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中卷:“独其切肤之痛,乃有未能然者,辄复云云尔。”
瑞雪兆丰年曲波《桥隆飙》十九:“俗语道:‘瑞雪兆丰年’,明年的小麦一定收成好。”
报仇雪恨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8回:“滥官害民贼徒,把我全家诛戮,今日正好报仇雪恨!”
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92回: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”
冰雪严寒吴伯箫《菜园小记》“虽然按照时令季节,各种蔬菜种得有早有晚,有时收了这种菜才种那种菜;但是除了冰雪严寒的冬天,一年里春夏秋三季,菜园里总是经常有几种蔬菜在竞肥争绿的。”
香肌玉体明·杨慎《洞天玄记》:“我这里自揣,竡划,稳步决,尽平生手段神灵大,夺了你香肌玉体却归来。”
傲霜斗雪《上饶集中营 炼狱散记》:“墙上草,风吹摇摆、霜冻枯萎;而腊梅,却傲霜斗雪,开出满树繁花。”
夏虫语冰先秦 庄周《庄子 秋水》:“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。”
夏虫不可语冰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。”
饱经霜雪清 孔尚任《桃花扇 孤吟》:“鸡皮瘦损,看饱经霜雪,丝鬓如银。”
集萤映雪南朝 梁 任昉《为萧扬州荐士表》:“既笔耕为养,亦拥书成学,至乃集萤映雪,编蒲辑柳。”
雪窗萤火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,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。”
一片冰心唐 王昌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诗:“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