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激忿填膺激忿填膺的故事

激忿填膺的成语故事


拼音jī fèn tián yīng

基本解释膺:胸。强烈的忿怒填满胸中。形容气愤已极。

出处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》:“顾其母激忿填膺,寸晷是学,不迨于至,以超圣人之域,焕乎贤者之业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激忿填膺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激忿填膺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激将法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:“一切敌人的‘挑战书’,旁人的‘激将法’,都应束之高阁,置之不理,丝毫也不为其所动。”
慷慨激昂唐 柳宗元《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》:“今将慷慨激昂,奋攘布衣,纵谈作者之筵,曳裾名卿之门。”
精卫填海晋 陶渊明《山海经》诗:“精卫衔微木,将以填沧海。”
激薄停浇《梁书 明山宾传》:“此言足使还淳反朴,激薄停浇矣。”
风激电飞《三国志 蜀志 郤正传》:“云合雾集,风激电飞,量时揆宜,用取世资。”
气愤填膺
请将不如激将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1回:“请将不如激将,等我激他一激。”
忿忿不平《禅真逸史》第一回:“此时过往人众,见齐德受亏,俱忿忿不平。”
沽激虚名宋·邵伯温《邵氏闻见录》第22卷:“康节先公深达世务,不以沽激取虚名如此。”
慷慨激烈《元史·小云石海涯传》:“燧见其古文绡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,大奇之。”
激昂慷慨清 归庄《顾天石诗序》:“太白《古风》,而寄托深远,激昂慷慨,前无古人。”
激流勇退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五章:“田福军一回来,他就激流勇退,也许会给省委造成一种他尊重上级决定,并且已改变对田福军的看法,支持和信任他放手工作的印象。”
填坑满谷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佗佗籍籍,填坑满谷。”
感激不尽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卷八:“驿官传扬都督之命,将十千钱赠为路费,又备下一辆车儿,差人夫送至姚州普淜驿中居住,张氏心中感激不尽。”
操之过激文公直《辛亥革命运动中这新军》:“鄂督瑞澄操之过激,捕杀民党无虚日。”
拳拳服膺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回之为人也,择乎中庸,得一善则拳拳服膺,而弗失之矣。”
衔沙填海明·何景明《送吕子迁右给事中》诗:“衔沙填海志,炼石补天情。”
填街塞巷《南齐书 虞玩之传》:“又生不长发,便谓为道人,填街溢巷,是处皆然。”
感慨激昂清·邵长蘅《侯方域魏禧传》:“[魏禧]其为文主识议,凌厉雄健,不屑屑抚拟如世之貎似大家者,遇忠孝节烈事,则益感慨激昂,摹画淋漓。”
义愤填胸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[十三妹]把白脸儿狼、傻狗二人商量的伤天害理的这段阴谋听了个仔细,登时义愤填胸。”
激浊扬清《尸子 君治》:“扬清激浊,荡去滓秽,义也。”
挑雪填井唐·顾况《行路难三首》:“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,炊沙作饭岂堪吃。”宋·释正受《嘉泰普灯录》:“多少痴禅和尚挑雪去填井。”
担雪填井《五灯会元·智海平禅师法嗣·净因继成禅师》:“大似担雪填井,傍若无人。”
激扬清浊北周·庾信《温汤碑》:“仁则涤荡埃氛,义则激扬清浊。”
激昂青云
水激则旱,矢激则远
移山填海明 无名氏《八仙过海》第二折:“俺众仙各施神通,移山填海,水尽枯干,教你无处潜藏。”
慷慨激扬《周书·韦孝宽传》:“孝宽慷慨激扬,略无顾意,士卒莫不激励,人有死难之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