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调唇弄舌调唇弄舌的故事

调唇弄舌的成语故事


拼音tiáo chún nòng shé

基本解释见“调唇弄舌”。

出处《醒世恒言·李汧公穷邸遇侠客》:“况在私衙中,料中外人来往,恣意调唇弄舌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调唇弄舌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调唇弄舌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步调一致毛泽东《整顿党的作风》:“在这种种方面,都应该提高共产主义精神,防止宗派主义倾向,使我们的党达到队伍整齐,步调一致的目的,以利战斗。”
是非口舌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滕大尹鬼断家私》:“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,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,反为干净,省了许多是非口舌。”
反唇相稽汉 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妇姑不相说(悦),则反唇而相稽。”
掉舌鼓唇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79回:“妆女的呈娇献媚,令人消魂;耍丑的掉舌鼓唇,令人捧腹。”
斗唇合舌南唐·刘崇远《金华子杂编》卷上:“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,而更学斗唇合舌。”
顾影弄姿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江城》:“二姊葛氏,为人狡黠善辨,顾影弄姿,貌不及江城,而悍妒忌与埒。姊妹相逢无他语,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。”
共为唇齿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邓芝传》:“蜀有重险之固,吴有三江之阻,合此二长,共为唇齿,进可兼并天下,退可鼎足而立。”
唇枪舌剑元 高文秀《渑池会》一折:“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。”
金口木舌汉 扬雄《法言 学行》:“天之道不在仲尼乎?仲尼驾说者也;不在兹儒乎?如将复驾其所说,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。”
搬弄是非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回:“恼的是那狐朋狗友,搬弄是非,调三窝四。”
说嘴说舌元·无名氏《渔樵记》第三折:“我孩儿又不曾嫁了人,是斗他耍,怎么这等认真,就说嘴说舌,背槽抛粪。”
油嘴滑舌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六回:“谁想晁大舍且不敢便叫珍哥竟到任内,要漫漫的油嘴滑舌骗得爹娘允了,方好进去。”
弄瓦之喜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:“乃生女子,载寝之地,载衣之裼,载弄之瓦。”
内查外调《人民日报》1983.11.29:“经过一个星期的内查外调,掌握了大量证据,很快就挖出了这个由八人组成的贪污盗窃团伙。”
调兵遣将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写书教太师知道,早早调兵遣将,剿除贼寇报仇。”
驴唇不对马嘴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19卷:“驴唇马嘴夸我解问,十转五绕你从朝。”
弄璋之喜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:“乃生男子,载寝之床,载衣之裳,载弄之璋。”
才调秀出《晋书·王接传论》:“才调秀出,见赏知音。”
齿弊舌存语出汉·刘向《说苑·敬慎》:“老子曰:‘夫舌之存也,岂非以其柔耶?齿之亡也,岂非以其刚耶?’”
唇亡齿寒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五年》:“谚所谓‘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’者,其虞虢之谓也。”
水调歌头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《水调歌》,唐人演为大曲。大曲有散序、中序、入破三部分,“歌头”当为中序的第一章。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,前后片各四平韵。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,多夹叶仄韵。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。共八体。
班门弄斧宋 欧阳修《与梅圣俞书》:“昨在真定,有诗七八首,今录去,班门弄斧,可笑可笑。”
装神弄鬼宋 无名氏《错立身》戏文第12出:“我舞得,弹得,唱得。折莫大擂鼓吹笛,折莫大装神弄鬼。”
戟指嚼舌鲁迅《华盖集 “碰壁”之余》:“或则戟指嚼舌,喷血而亡。”
弄虚作假廖鲁言《一九五九年农业战线的任务》:“在执行生产计划的全部过程中,也应该实事求是,力戒浮夸和弄虚作假。”
舌端月旦宋·叶廷圭《海录碎事·人事》:“舌端月旦,皮里阳秋。”
唇不离腮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2回:“我和娘成日唇不离腮。”
瞠目结舌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》:“因耳语其故,公子大骇,入舱隐叩细君,细君结舌瞠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