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鹪巢蚊睫鹪巢蚊睫的故事

鹪巢蚊睫的成语故事


拼音jiāo cháo wén jié

基本解释《晏子春秋·外篇下十四》:“公曰:‘天下有极细乎?’晏子对曰:‘有。东海有虫,巢于睫,再乳再飞,而不为惊。臣婴不知其名,而东海渔者命曰焦冥。’”后以“鹪巢蚊睫”极言细微。鹪,通“焦”。指焦螟。

出处《晏子春秋·外篇下十四》:“公曰:‘天下有极细乎?’晏子对曰:‘有。东海有虫,巢于睫,再乳再飞,而不为惊。臣婴不知其名,而东海渔者命曰焦冥。’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鹪巢蚊睫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鹪巢蚊睫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乌鹊通巢《隋书·郭隽传》:“家门雍睦,七叶共居,犬豕同乳,乌鹊通巢,时人以为义感之应。”
仰人眉睫《北史 崔亮传》:“自可观书于市,安能看人眉睫乎!”
使蚊负山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其于治天下也,犹涉海凿河,而使蚊负山也。”
倾巢出动罗广斌《红岩》第六章:“哪怕是一点最小的风吹草动,触及了蛛丝牵动了蛛网,便会立刻引起这座巨大巢穴里的蜘蛛们的倾巢出动。”
倾巢而出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贼兵倾巢而来,必是抵死厮拼、我将何策胜之?”
凤枭同巢
吹毛数睫《明史·黄道周传》;“自古迄今,决无数米量薪,可成远大之猷;吹毛数睫,可奏三五之治者。”
巢倾卵破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孔融传》:“左右问父被捕为何不起,答曰:‘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?’”
巢倾卵覆见“巢倾卵破”。
巢居穴处北魏 卢元明《剧鼠赋》:“跖实排虚,巢居穴处,惟饮噬于山泽。”
巢林一枝语出《庄子 逍遥游》:“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。”
巢毁卵破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安有巢而卵不破乎?”
巢焚原燎《文选左思<魏都赋>》:“奸回内赑,翼翼京室,眈眈帝宇,巢焚原燎,变为煨烬,故荆棘旅庭也。”
散阵投巢闻一多《红烛·李白之死》:“醉客散了,如同散阵投巢的乌鸦。”
旧燕归巢明·顾大典《青衫记·裴兴归衙》:“似旧燕归巢,双语檐前。”
朝蝇暮蚊唐·韩愈《杂诗》:“朝蝇不须驱,暮蚊不可拍。”
焚巢捣穴清·李渔《比目鱼·办贼》:“用了第二计,可以焚巢捣穴,削草除根,不留一个余贼。”
焚巢荡穴明·唐顺之《牌》:“各处劲兵前来,焚巢荡穴,不留一人,乃已。”
燕处危巢清·筱波山人《爱国魂·勤王》:“怕只怕临安颓厦如燕处危巢。”
燕处焚巢清·秋瑾《普告同胞檄稿》:“夫鱼游釜底,燕处焚巢,旦夕偷生,不自知其频于外殆,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?”
燕巢于幕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夫子之在此也,犹燕之巢于幕上。”
燕巢卫幕《孔子家语·正论》:“卫孙文子得罪于献公,居戚。公卒未葬,文子击钟焉。延陵季子适晋过戚,闻之曰:‘异哉!夫子之在此,犹燕子巢于幕也,惧犹未也,又何乐焉?君又在殡,可乎?’”
燕巢危幕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夫子之在此也,犹燕之巢于幕上。”
燕巢幕上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夫子之在此也,犹燕之巢于幕上。”
燕巢幙上
燕巢飞幕《文选·丘迟〈与陈伯之收〉》::“[北虏]方当系颈蛮邸,悬首藁街,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,燕巢于飞幕之上,不亦惑乎!”吕延济注:“鱼游沸鼎,燕巢飞幕,言危之甚。言魏朝夕将破,而将军居之,亦同鱼燕之危。”
目不交睫汉 荀悦《汉纪 文帝纪上》:“陛下在代时,太后尝病三年,陛下目不交睫,睡不解衣冠。”
目不见睫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喻老》:“臣患智之如目也,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