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竹苞松茂竹苞松茂的故事

竹苞松茂的成语故事


拼音zhú bāo sōng mào

基本解释苞:茂盛。松竹繁茂。比喻家门兴盛。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。

出处《诗经 小雅 斯干》:“如竹苞矣,如松茂矣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竹苞松茂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竹苞松茂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石枯松老金·丘处机《水龙吟·道运》词:“海移山变,石枯松老。”
胸有成竹宋 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:“故画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。”
成竹在胸宋 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》:“故画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,执笔熟视,乃见其所欲画者,急起从之,振笔直遂。”
罄竹难书《旧唐书 李密传》:“磬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。”
材雄德茂唐 韩愈《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》:“其监统中贵,必材雄德茂,荣耀宠光,能俯达人情,仰喻天意者,然后为之。”
竹篮打水一场空清·惜阴堂主人《二度梅》第15回:“这个孩子今日被小姐看出他的面目来了,只怕老爷要将小姐许配与他,你我不是竹蓝打水一场空吗?”
皮松肉紧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5回:“怎的又合他皮松肉紧的谈了会子道学,又指东说西的打了会子闷葫芦呢?”
翠竹黄花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慧海禅师》:“迷人不知法身无象,应物现形,遂唤青青翠竹,总是法身;郁郁黄华,无非般若。黄华若是般若,般若即同无情;翠竹若是法身,法身即同草木。”
图文并茂王朔《修改后发表》:“我始终认为贵刊是国内的一流刊物,图文并茂,趣味高雅,是思想性、知识性、趣味性三性结合的比较突出的好刊物。”
磬竹难书《旧唐书 李密传》:“磬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。”
势如破竹《晋书 杜预传》:“今兵威已振,譬如破竹,数节之后,皆迎刃而解。”
风华正茂毛泽东《沁园春 长沙》:“恰同学年少,风华正茂;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。”
松松垮垮邓小平《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》:“处理要及时,一般地要严,不能松松垮垮,不能处理太轻了。”
轻轻松松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9卷:“天不凑趣,假如肯轻轻松松洒下几点,也要算他功劳。”
松风水月唐·李世民《大唐三藏圣叔序》:“松风水月,未足比其清华,仙露明珠,岂能方其朗润。”
蔓蔓日茂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蔓蔓日茂,芝成灵华。”
鲇鱼上竹竿
轻松愉快毛泽东《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》:“说是轻松愉快,这句话具有人们常有的礼貌性质。”
松柏后凋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罕》: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。”
金石丝竹西汉 戴圣《礼记 乐记》:“金石丝竹,乐之器也。”
鹤骨松筋前蜀·贯休《遇道者》诗:“鹤骨松筋风貎殊,不言名姓绝荣枯。”
急竹繁丝宋·翁卷《白纻词》:“急竹繁丝互催逼,吴娘娇浓玉无力。”
名垂竹帛《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》:“声可托于弦管,名可留于竹帛。”
情文并茂清·珠泉居士《续板桥杂记·二汤》:“桐邑杨米人曾为二姬作《双珠记传奇》,情文并茂。惜尚秘之枕函,余未得而读之。”
刻不容松清·林则徐《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析》:“犹恐内海匪船,潜赴外洋勾结,是杜绝售私之劲,实属刻不容松。”
敲竹杠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7回:“兄弟敲竹杠,也算会敲的了,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杠不成?”
鹤骨松姿金·元好问《普照范炼师写真》诗之三:“鹤骨松姿又一奇,化身千亿更无疑。”
松枝挂剑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季札之初使,北过徐君。徐君好季札剑,口弗敢言。季札心知之,为使上国,未献。还至徐,徐君已死。于是乃解其宝剑,系之徐君冢树而去。从者曰:‘徐君已死,尚谁予乎?’季子曰:‘不然。始吾心已许之,岂以死倍吾心哉!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