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绵里薄材绵里薄材的故事

绵里薄材的成语故事


拼音mián lǐ bó cái

基本解释力量小,没有什么才能。常用作谦词。

出处《汉书·严助传》:“且越人绵里薄材,不能陆战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绵里薄材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绵里薄材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离题万里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:“其结果,往往是‘下笔千言,离题万里’,仿佛像个才子,实则到处害人。”
行百里者半九十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:“诗云:‘行百里者半九十。’此言末路之难也。”
嘴里牙多马力《黑牡丹》:“算啦算啦!你嘴里牙多,我说不过你。”
稀里哗啦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3回:“三更时候,又赶上大风大雨,只听得稀里哗啦,那黄河水就像山一样的倒下去了。”
连绵不绝明·朱国祯《涌幢小品·神惠记》:“往余再丧妻,四丧子,复丧妹,最后丧母,连绵不绝。哭泣悲伤,五衷菀结。”
月明千里南朝 宋 谢庄《月赋》:“美人迈兮音尘阙,隔千里兮共明月。”
浇风薄俗唐 陈黯《辩谋》:“得之则逸身丰家,不得则嫉时怨命,噫,此真浇风薄俗者之心也。”
因材施教《论语 为政》子游问孝、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:“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,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,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,故不同也。”
如履薄冰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歇斯底里茅盾《严霜下的梦》:“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,我仿佛看见许多狼,张开了锯样的尖嘴,在撕碎美丽的身体。”
心里有鬼莫应丰《将军吟》第28章:“你这个小子,心里有鬼,不甘心。”
栋梁之材南朝 梁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赏誉》:“庾子嵩目和峤,森森如千丈松,虽磊砢有节目,施之大厦,有栋梁之用。”
疙里疙瘩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第五回:“滋着一脸的泥,破僧衣,短袖缺领,腰系丝绦,疙里疙瘩,光着两只脚,拖一双破草鞋。”
材轻德薄宋 朱熹《论臧否所部守臣状》:“熹委是材轻德薄,不足取信,岂复更敢臧否人物。”
志在千里三国魏·曹操《步出夏门行·神龟虽寿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
慌里慌张老舍《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》:“因为伯龙就是那么个一天到晚慌里慌张的人,这个脚朝天的图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。”
没里没外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6回:“若一味只管没里没外,不与大人争光,凭他生的怎样,也是该打死的。”
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薄暮冥冥,虎啸猿啼。”
万里长城《南史·檀道济传》:“道济见收,愤怒气盛,目光如炬,俄尔间引饮一斛,乃脱帻投地,曰:‘乃坏汝万里长城!’”
表里如一先秦 孔子《论语 颜渊》:“行之以忠者,是事实要着实。”宋 朱熹集注:“以忠,则表里如一。”
缠绵悱恻晋 潘岳《寡妇赋》:“思缠绵以瞀乱兮,心摧伤以怆恻。”
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吴强《红日》第15章:“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!大家不要客气,吃一点!”
流里流气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四卷第38章:“一些农村姑娘羞羞答答在照相摊前造作地摆好姿势,等待城里来的流里流气的摄影师按快门。”
古里古怪林徽因《梅真同他们》第一幕:“可是差不多也就算是了,你知道当时的那些办法古里古怪的……”
材雄德茂唐 韩愈《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》:“其监统中贵,必材雄德茂,荣耀宠光,能俯达人情,仰喻天意者,然后为之。”
绵里藏针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:“当日说知心,绵里藏针。”
鞭辟入里盛宣怀《上张香帅书》:“侄忝承付托,责无旁贷,必当鞭辟入里,成一完全商办大厂,为天下创。”
浅见薄识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二回:“此诗浅见薄识,乃荒唐之说,不知此乃坐井观天,浅见薄识之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