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修修补补修修补补的故事

修修补补的成语故事


拼音xiū xiū bǔ bǔ

基本解释修理破损之物使之完好。

出处毛泽东《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》:“有些服务性行业,串街游乡,修修补补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修修补补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修修补补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经明行修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吉传》:“左曹陈咸荐骏贤父子,经明行修,宜显以厉俗。”
女娲补天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览冥训》:“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。”
取长补短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
将功补过《晋书 王敦传》:“当令任不过分,役其所长,以功补过,要之将来。”
十全大补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85回:“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,开了脉案,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加减,便去了。”
拆东墙补西墙《中国民歌资料 纳布鞋》:“拆东墙,补西墙,先要顾前方。”
亡羊补牢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
进德修业《周易 乾》:“君子进德修业。”
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大学》:“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”
将勤补拙唐 白居易《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》:“救烦无若静,补拙莫如勤。”
不修边幅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序致》:“肆欲轻言,不修边幅。”
止谤莫如自修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昶传》:“谚曰:‘救寒莫如重裘,止谤莫如自修。’斯言信矣。”
于事无补丁玲《风雨中忆萧红》:“但徒劳的热情虽然常常于事无补,然在个人仍可得到一种心安。”
勤能补拙宋 邵雍《弄笔吟》:“弄假像真终是假,将勤补拙总输勤。”
移东补西唐·陆贽《论裴延龄奸蠹书》:“移东就西,便为课续。取此适彼,遂号羡余。”
日省月修清 严有禧《漱华随笔 知县改授》:“使本官读书进学,日省月修,待其老成,然后授以任事之职。”
无补于事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论语》:“因言今世人多道东汉名节无补于事。”
不修小节《晋书 石苞传》:“石苞……雅旷有智局,容仪伟丽,不修小节。”
以功补过《云笈七签》卷九十三:“追悔既往,洗心自新。虽失之于壮齿,冀收之于晚节。以功补过,过落而功全;以正易邪,邪忘而正在。”
不无小补宋 朱熹《朱子全集 尚书一》:“诸家虽或浅近,要亦不无小补,但在详择之耳。”
不期修古战国 韩 韩非《韩非子 五蠹》:“是以圣人不期修古,不法常可。”
修己安人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曰:‘修己以敬。’曰:‘如斯而已乎?’曰:‘修己以安人。’”
修心养性元·吴昌龄《东坡梦》第二折:“则被这东坡学士相调戏,可着我满寺里告他谁,我如今修心养性在庐山内,怎生瞒过了子瞻,赚上了牡丹,却教谁人来替?”
学行修明《北史·崔鉴传》:“父绰,少孤,学行修明。”
修旧利废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幽厉之后,王道缺,礼乐衰,孔子修旧起废,废《诗》、《书》,作《春秋》,则学者至今则之。”
止谤莫若自修《新唐书·魏谟传》:“谚曰:‘止寒莫若重裘,止谤莫若自修。’惟陛下崇千载之盛德,去一旦之玩好。”
绝长补短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,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
牵萝莫补《花月痕》第十一回:“痴珠多情人,既深毁室之伤,复抱坠楼之痛!牵萝莫补,剪纸难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