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蜂窠蚁穴蜂窠蚁穴的故事

蜂窠蚁穴的成语故事


拼音fēng kē yǐ xué

基本解释比喻占据的地方极为窄小,借以对偏安一隅的地方势力的蔑称。

出处宋 曾慥《类说 见闻录 胡讷》:“开宝八年,王师围金陵。朝廷殿试《桥梁渡长江赋》、《习水战诗》;江南亦试《王德惟亲赋》、《谈笑却秦诗》。太祖笑曰:‘江南畜文臣武将,迨同飞走,岂不知中原有真主耶?’赵普曰:‘蜂窠蚁穴不足挂圣虑。’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蜂窠蚁穴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蜂窠蚁穴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空穴来风战国 楚 宋玉《风赋》:“臣闻于师:‘枳句来巢,空穴来风。’”
蝶粉蜂黄唐·李商隐《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》:“何处拂胸资蝶粉,几时涂额藉蜂黄。”
一窝蜂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8回:“那些小妖,就是一窝蜂,齐齐拥上。”
隙穴之窥清·龚自珍《太仓王中堂奏疏书后》:“掞区区抱蝼蚁之忠,逞隙穴之窥,于康熙五十六年、五十九年、六十年,奏请册立皇太子,疏前后十余上。”
鼠穴寻羊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第四卷:“余笑曰:‘此之谓鼠穴寻羊,蜂窠唱戏,非以诗学教人之道也。’”
番窠倒臼明 唐顺之《书王龙溪致知议略》:“王老于其间又番窠倒臼,又撰出一种驭气摄灵一息一息等语,又是一场孽怪。”
蛇口蜂针
龙潭虎穴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0回:“有分教,卢浚义撇却锦簇珠围,来试龙潭虎穴。”
野处穴居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上古穴居而野处,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,上栋下宇,以待风雨。”
蚂蚁啃骨头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二卷第32章:“当你看见他们像蚂蚁啃骨头似的,把一座座大山啃掉。”
蜂拥蚁聚罗振常《史可法别传》:“城下死者山积,攻者反藉叠尸以登,蜂拥蚁聚,城遂陷。”
蝇飞蚁聚《隋书 高祖纪上》:“申部残贼,充斥一隅,蝇飞蚁聚,攻州略地。”
蜂识莺猜元本 高明《琵琶记 牛相教女》:“绛罗深护奇葩小,不许蜂识莺猜。”
以肉去蚁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以肉去蚁,蚁愈多;以鱼驱蝇,蝇愈至。”
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喻老》:“千丈之堤,溃于蚁穴,以蝼蚁之穴溃;百尺之室,以突隙之烟焚。”
千金之堤,溃于蚁壤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隋炀帝》:“乃举国家之事,不属之名义自持之清流,而委之以鄙贱干没之宵小,岂非千金之堤,溃于蚁壤哉?”
蜂腰鹤膝宋·苏轼《和孔密州五绝》:“蜂腰鹤膝嘲希逸,春蚓秋蛇病子云。”
撩蜂剔蝎元 白朴《墙头马上》第三折:“撩蜂剔蝎,打草惊蛇,坏了咱墙头上传情简帖。”
白蚁争穴元 马谦斋《沉醉东风 自悟》曲:“取富贵青蝇竞血,进功名白蚁争穴。”
蜂媒蝶使宋 周邦彦《六丑 蔷薇谢后作》词:“多情为谁追惜?但蜂媒蝶使,时叩窗槅。”元 吴昌龄《张天师》第三折:“偏是你瘦影疏枝,不受那蜂媒蝶使。”
蜂扇蚁聚《隋书 房彦谦传》:“况乎蕞尔一隅,蜂扇蚁聚,杨谅之愚鄙,群小之凶慝,而欲凭陵畿甸,觊幸非望者哉!”
蜂合蚁聚前蜀 杜光庭《中和周天醮词》:“蠢彼不庭,敢违天道……欲恃其蜂合蚁聚之势,仗锄耰白挺之徒,垂二十年不宾睿化。”
蜂腰削背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六回:“蜂腰削背,鸭蛋脸,乌油头发,高高的鼻子,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瘢。”
蜂趋蚁附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 联升社学和钟镛社学》:“果然蜂趋蚁附,攘攘熙熙,诚不出神灵所料者矣。”
狡兔三穴《宋史·河渠志》:“乃是狡兔三穴,自为潜身之计。”
蝶使蜂媒宋·朱淑真《春恨》诗:“蝶使蜂媒传恨客,莺梭柳线织春愁。”
堤溃蚁孔韩非《韩非子 喻老》:“千丈之堤,以蝼蚁之穴溃。”
岩穴之士《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》:“其君见好岩穴之士,所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隘巷之士以十数,伉礼下布衣之士以百数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