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独立王国独立王国的故事

独立王国的成语故事


拼音dú lì wáng guó

基本解释指主权完整的国家。比喻不受上级或制度约束,自行其是的地区、部门或单位。

出处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78章:“所谓政治分会与北洋军阀的巡阅使毫没有区别,目的在于割据一方,形成独立王国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独立王国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独立王国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天府之国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秦策一》:“田肥美,民殷富,战车万乘,奋击百万,沃野千里,蓄积饶多,地势形便,此所谓天府,天下之雄国也。”
三十而立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。”
称王称霸宋 汪元量《读史》诗:“刘项称王称霸,关张无命无功。”
国中之国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六章:“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‘国中之国’,中国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举行爱国运动,无不恨恨不已。”
天王老子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15章:“天王老子也挡不住改霞到生宝的草棚屋做媳妇去!”
混世魔王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回:“我有一个孽根祸胎,是家里的混世魔王。”
经帮纬国唐·李世民《授长孙无忌司徒诏》:“是以经邦纬国必俟曹之勋,燮理阴阳允归锺华之望。”
亭亭玉立《北齐书 徐之才传》:“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,稍近,变成一美妇人,去地数丈,亭亭而立。”
鹤立鸡群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容止》:“有人语王戎曰:‘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。’”
当机立断汉 陈琳《答东阿王笺》:“秉青萍干将之器,拂钟无声,应机立断。”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。”
祸国误民邓小平《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》:“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,足以祸国误民。”
国泰民安宋 吴自牧《梦梁录 山川神》:“每岁海潮太溢,冲激州城,春秋醮祭,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。”
茕茕孑立晋 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外无期功强近之亲,内无应门五尺之童。茕茕孑立,形影相吊。”
国无宁日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一回:“宋大国也,起倾国兵,盛气而来……吾国无宁日矣。”
共商国是
定国安邦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三折:“枉了你扬威耀武,尽忠歆节,定国安邦,偏容他鸱鸮弄舌,乌鸦展翅,强配鸾凤。”
立地书橱《宋史·吴时传》:“每于为文,未尝属稿,落笔已成,两学目之曰立地书橱。”
立竿见影宋 朱熹《参同契考异》中篇:“立竿见影,呼谷传响,岂不灵哉!”
安身立命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僧问:‘学人不据地时如何?’师云:‘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?’”
经国之才晋 葛洪《抱朴子外篇 自叙》:“一时莫伦,有经国之才。”
援笔立就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6卷:“华安不假思索,援笔立就,手捧所作呈上。”
国士无双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诸将易得耳。至如信者,国士无双。”
独占鳌头元 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楔子:“殿前曾献升平策,独占鳌头第一名。”
有国难投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二折:“我这里叫尽屈有谁来分剖,送的我眼睁睁有国难投。”
得天独厚明 张居正《答宗伯董浔阳》:“精神步履新锐少年弗逮也,何得天之厚如是哉!”
当家立计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零七回:“贾政本是不知当家立计的人, 一听贾母的话,一一领命。”又第一一七回:“那些少年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的,那知当家立计的道理。”
独到之处清·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第二卷:“往往独到之处,能以中锋达意,以中声赴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