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宋斤鲁削宋斤鲁削的故事

宋斤鲁削的成语故事


拼音sòng jīn lǔ xuē

基本解释宋国产的斧头和鲁国产的曲刀。比喻当地特产的精良工具。

出处语出《周礼 考工记序》:“郑之刀、宋之斤、鲁之削、吴粤之剑,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,地气然出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宋斤鲁削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宋斤鲁削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缺斤短两王朔《我是你爸爸》:“人家来转转,你们就吆喝着非拉着人家买,人家真买了就缺斤短两坑人家。”
鱼鲁帝虎清·金桌《〈南海百咏〉跋》:“余家向有钞本,承讹踵谬,不无鱼鲁帝虎之失,恨不能一一订正之。”
针头削铁清·杨潮观《穷阮籍醉骂财神》:“若不是针头削铁将身惫,只怕你刀头餂蜜将人害。”胡士莹校注:“形容刮皮刻薄之至。为旧时俗语,明代已有之。《一笑散·夺泥燕口》:‘夺泥燕口,削铁针头,刮金佛面细搜求,无中觅有。’”
斤斤计较《诗经 周颂 执竞》:“自彼成康,奄有四方,斤斤其明。”
搬斤播两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8卷:“如今这些贪人,拥着娇妻美妾,求田问舍,损人肥已,搬斤播两,何等肚肠!”
掂斤抹两明·朱有燉《小桃红》第一折:“他更有截长补短的钉人钉,掂斤抹两的称人秤。”
鲁鱼亥豕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察传》:“有读史记者曰:‘晋师三豕涉河。’子夏曰:‘非也,是己亥也。夫己与三相近,豕与亥相似。’”
班香宋艳清 孔尚任《桃花扇 听稗》:“早岁清词,吐出班香宋艳;中年浩气,流成苏海韩潮。”
蜂腰削背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六回:“蜂腰削背,鸭蛋脸,乌油头发,高高的鼻子,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瘢。”
斤斤自守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锦瑟》:“生斤斤自守,不敢少致差(蹉)跌。”
鼻垩挥斤典出《庄子 徐无鬼》:“郢人垩漫其鼻端,若蝇翼,使匠石斫之,匠石运斤成风,听而斫之,尽垩而鼻不伤。”
掂斤播两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尽着你说短论长,一任待掂斤播两。”
削铁如泥明 范受益《寻亲记》:“纯钢打就,久炼成之;斩人无血,削铁如泥。”
削趾适屦清·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董如彪》:“姊妹作奇想,便强人削趾适屦。”
日削月割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:“日削月割,以趋于亡。”
弄斤操斧宋·张来臣《珊瑚钩诗话》第一卷:“如杨大年西昆体非不佳也,而弄斤操斧太甚,所谓七日而混沌死也。”
杞宋无征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八佾》:“夏礼吾能言之,杞不足征也;殷礼吾能言之,宋不足征也。文献不足故也。”
削发为僧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二卷:“当时鏖战辽兵,势甚危迫,料难脱身,遂削发为僧,直至五台山来。”
鲁阳麾戈唐·杨炯《浑天赋》:“鲁阳麾戈兮转于西日,陶侃折翼兮登于上玄。”
短斤缺两
鲁莽灭裂《庄子·则阳》:“君为政焉勿卤莽,治民焉勿灭裂。”
拈斤播两明·无名氏《大劫牢》第一折:“也不索昼夜思量心内想,也不索拈斤播两显耀我这英雄猛将。”
秤砣虽小压千斤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三十一回:“俗语云:尿泡虽大无斤两,秤砣虽小压千斤。”
秤斤注两《朱子语类》:“只看如今秤斤注两,作两句破头,如此是多少衰气。”
削铁无声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六回:“刃儿薄,尖儿长,靶儿短,削铁无声,吹毛过刃。”
鲁戈挥日明·李东阳《登五星庙瑞芝亭》诗:“鬼斧凿空通鸟道,鲁戈挥日驻云梯。”
斤斤较量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十二回:“至于文理浮泛些,或是用的典故不的当,他老人家却也不甚斤斤较量。”
鲁戈回日清·丘逢甲《和平里行》:“鲁戈回日难中天,潮生潮落穹碑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