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抗颜高议抗颜高议的故事

抗颜高议的成语故事


拼音kàng yán gāo yì

基本解释抗颜:不看别人的颜色;高议:发表高明的议论。指态度严正地阐述自己的意见

出处宋·苏轼《上刘侍读书》:“抗颜高议,自以无前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抗颜高议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抗颜高议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人高升,众人得济梁斌《红旗谱》第一卷:“一人高升,众人得济。你一个人挣钱,一大家子人不受急窄了。”
一高二低路遥《人生》上篇第二章:“他决心要在精神上,要在社会的面前,和高明楼他们比个一高二低!”
七高八低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三回:“独自一个,在这七高八低的小路上,一脚绊一脚的望前走去。”
万丈高楼从地起沈从文《新与旧》:“‘万丈高楼从地起’,同队人也觉得这家伙将来不可小觑。”
万丈高楼平地起沈从文《虎雏再遇记》:“他记得一句格言:‘万丈高楼平地起’,他因此永远能用起码名分在军队里混。”
不分高下
不可思议《维摩诘经 不思议品》:“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。”慧远义记:“不思据心,不议就口,解脱真德,妙在情妄心言不及,是故名为不可思议。”
不可抗拒毛泽东《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》:“百万红军进入中国的东北,这个力量是不可抗拒的。”
不抗不卑《红楼梦》第五六回:“他这远愁近虑,不抗不卑,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,听他这一番话,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。”
不敢高攀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二 碧玉歌》:“碧玉小家女,不敢贵德攀。感郎意气重,遂得结金兰。”
不知天高地厚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4回:“如今年过知非,想起幼年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,真觉愧悔。”
不知高下明 康海《中山狼》第三折:“先生,谢得您救俺也,只俺有句不知高下的话儿敢说幺?”
不知高低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吕洞宾飞剑斩黄龙》:“洞宾见了,叫声好,不知高低。”
不识高低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1回:“你这小畜生,不识高低!看棍!”
东山高卧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卿累违朝旨,高卧东山。”
严师出高徒
乘高决水宋·司马光《言为治所先上殿札子》:“陛下诚能行此二者……后日之政,如顺风吹毛,乘高决水,可以不劳而成功者。”
争天抗俗
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莆仙戏《父子恨》:“古道:‘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。’”
云天高谊明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七回:“贱妾水冰心,多蒙公子云天高谊,从虎口救出,其洪恩大德,不啻天地父母。”清·烟霞散人《凤凰池》第五回:“向日晚生正遭歧路之泣,得遇总戎,云天高谊,解衣推食,有踰骨肉。”
云散高唐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终久是云散高唐,水涸湘江。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,何必枉悲伤?”
云雨高唐明·张景《飞丸记·坚持雅操》:“云雨高唐无心梦,良缘自挫甘磨弄。”
五颜六色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4回:“惟各人所登之云,五颜六色,其形不一。”
亢音高唱汉 傅毅《舞赋》:“动朱唇,纡清扬,亢音高唱,为乐之方。”
人面逐高低,世情着冷暖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第40回:“常言道:‘人面逐高低,世情着冷暖。’冯主事虽然欠下老爷银两,见老爷死了,你又在难中,谁肯唾手交还?”
从长商议《水浒传》第六八回:“[苏定]也道:‘梁山泊吴用那厮,诡计多谋,不可轻敌,只宜退守;待救兵到来,从长商议。’”
从长计议元 李行道《灰阑记》楔子:“且待女孩儿到来,慢慢的与他从长计议,有何不可?”
仰之弥高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罕》:“颜渊喟然叹曰:‘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