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鸿蒙初辟鸿蒙初辟的故事

鸿蒙初辟的成语故事


拼音hóng méng chū pì

基本解释鸿蒙: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浑沌的元气。开天辟地。指刚刚开始出现人类世界。

出处宋 张君房《云笈七签 太上君开天经》:“太初始分别天地清浊,剖判涬溟鸿蒙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鸿蒙初辟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鸿蒙初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初生之犊不畏虎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四章:“刚吃过早饭,人马全都汇齐,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,不免惊惶,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,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。”
初出茅庐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9回:“博望相持用火攻,指挥如意笑谈中,直须惊破曹公胆,初出茅庐第一功。”
鸿鹄将至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使奕秋诲二人奕,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奕秋之为听。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,思援弓缴而射之,虽与之俱学,弗若之矣。”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嗟呼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?”
惊鸿艳影清·王韬《鹃红女史》:“遥见楼头有一女子凭栏临波凝睇,素妆淡服,丰神绝世,惊鸿艳影,湖水皆香。”
燕雀安知鸿鹄志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陈涉世家》:“嗟呼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”
鸿儒硕学《晋书·儒林传序》:“鸿儒硕学,无乏于时。”
吴下阿蒙晋 虞溥《江表传》:“至于今者,学识英博,非复吴下阿蒙。”
鞭辟入里盛宣怀《上张香帅书》:“侄忝承付托,责无旁贷,必当鞭辟入里,成一完全商办大厂,为天下创。”
钜学鸿生汉 扬雄《羽猎赋》:“于兹乎鸿生钜儒,俄轩冕,杂衣裳,修唐典,匡《雅》《颂》,揖让于前。”
来鸿去燕清 黄景仁《稚存从新安归作此寄之》诗:“来鸿去燕江干路,露宿风飞各朝暮。”
鱼网鸿离《诗经·邶风·新台》:“鱼网之设,鸿则离之,燕婉之求,得此戚施。”
初写黄庭魏晋时人所写《黄庭经》帖,为后世学写小楷的范本,相传有“初写黄庭,恰到好处”之语。
蒙在鼓里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12回:“只可怜同秀如蒙在鼓里。”
初生牛犊不怕虎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4回:“俗云:‘初生牛犊不惧虎。’”
如梦初醒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:“厉公大喜曰:‘寡人闻仲之言,如梦初醒。’”
发蒙振落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汲郑列传》:“好直谏,守节死义,难惑以非。至如说丞相弘,如发蒙振落耳。”
初来乍到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五卷第19章:“行走在大城市五光十色的街道上,少平倒不像初来乍到时那般缩手缩脚。”
鸿鹄之志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陈涉世家》:“嗟乎!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”
开疆辟土清 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第十卷:“高宗皇帝开疆辟土,仁育义征,决不以平定一隅遽形夸大。”
初露锋芒《人民日报》1984.2.25:“舒同的墨海生涯从他十四岁在乡间初露锋芒时算起,已有六十五个年头了。”
哀鸿遍野《诗经 小雅 鸿雁》:“鸿雁于飞,哀鸣嗷嗷。”
躲过初一,躲不过十五马烽《吕梁英雄传》第51回:“以后找机会再抓吧!躲过初一,也躲不过十五,将来总有抓住他的机会哩!”
情窦初开清 李渔《蜃中楼 耳卜》:“我和你自情窦初开之际,就等到如今了。”
翩若惊鸿三国 魏 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其形也,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。”
开天辟地《隋书 音乐志中》:“开天辟地,峻岳夷海。”
燕雀不知鸿鹄志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21回:“乃向其乡人说道:‘我今将为状元,不久便作开国元勋矣!何以贺我?’乡人益非之。刘赞臣叹道:‘此所谓燕雀不知鸿鹄志也。’”
鸿篇钜制清·叶迁琯《吹网录·魏太和铜熨人款识》:“观察所征鸿篇钜制已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