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东驰西击东驰西击的故事

东驰西击的成语故事


拼音dōng chí xī jī

基本解释谓指挥不统一,几路军队各自行动。

出处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九:“各专责成,互相援应,毋东驰西击,各不相顾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东驰西击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东驰西击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声东击西唐 杜佑《通典 兵六》说:“声言击东,其实击西。”
旁敲侧击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0回:“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,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。”
说东道西杜鹏程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四章:“老工程师哪有工夫听别人说东道西?”
学贯中西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6回:“博了个熟识时务,学贯中西的名气。”
鹰击长空毛泽东《沁园春·长沙》词:“ 鹰击长空,鱼翔浅底,万类霜天竞自由。”
风驰电掣《六韬 龙韬》:“奋威四人,主择材力,论兵革,风驰电掣,不知所由。”
东扶西倒宋 杨万里《过南荡》诗:“笑杀槿篱能耐事,东扶西倒野酴醿。”
东施效颦先秦 庄周《庄子 天运》:“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,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,归亦捧心而矉其里。其里之富人见之,坚闭门而不出;贫人见之,挈妻子而去之走。”
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晋剧《打金枝》第二场:“父王的江山,是他郭家父子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,十大汗马功劳争来的。”
东道主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三十年》:“若舍郑以为东道主,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,君亦无所害。”
驰魂宕魄闻一多《李白之死》诗:“还有吹不满旗的灵风推着云车,满载霓裳缥缈、彩佩玲珑的仙娥,给人们颂送着驰魂宕魄的天乐。”
反戈一击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吾与杨军反戈击之。”
西学东渐《尚书·禹贡》:“东渐于海。”
声驰千里晋·皇甫谧《高士传》:“段干木贤者也,不趋势力,怀君子之道,隐处穷巷,声驰千里。”
拆东墙补西墙《中国民歌资料 纳布鞋》:“拆东墙,补西墙,先要顾前方。”
角巾东路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尝与从弟琇书曰:‘既定边事,当角巾东路,归故里,为容棺之墟。’”
远近驰名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二卷:“达木汀的毛笔字是远近闻名的。”
东扯西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三回:“制台问了几句话,亏他东扯西拉,居然没有露出马脚。”
大江东去宋·苏轼《赤壁怀古》: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”
尽付东流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79回:“那缘法尽了,往时的情义尽付东流,还要变成了仇怨。”
东扯西拽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七:“别件事,或者有些东扯西拽,东掩西遮,东三西四,不容易说话。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,一天好事。”
朝西暮东明·无名氏《四贤记·社会》:“朝西暮东,齐、梁、燕、宋,生涯不同。”
夕阳西下元·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:“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”
西山日薄宋·洪咨夔《风流子》词:“世事几番新局面,看底欲高三著。况转首,西山日薄。”
东谈西说鲁迅《书信集 致金肇野》:“近来东谈西说,而其实都无深研究,发议论是不对的。”
不堪一击王安忆《命运交响曲》:“我太响,心里却在大声地嚷:你的想法太不堪一击了!”
日薄西山东汉 班固《汉书 扬雄传》:“临汨罗而自损兮,恐日薄于西山。”
璧坐玑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