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睹物兴悲睹物兴悲的故事

睹物兴悲的成语故事


拼音dǔ wù xīng bēi

基本解释睹:见;兴:起。见到与故人有关的东西而引起悲伤。

出处明·朱鼎《玉镜台记·新亭流涕》:“猛然间睹物兴悲,早不觉潸然涕流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睹物兴悲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睹物兴悲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暴殄天物《尚书 武成》:“今商王受无道,暴殄天物,害虐烝民。”
引物连类唐·韩愈《送权秀才序》“权生之貌,固若常人耳。其文辞引物连类,穷情尽变。”宋·苏轼《〈居士集〉叙》:“其言简而明,信而通,引物连类,折之于至理。”
逴俗绝物清·周亮工《书影》第五卷:“吾无务为逴俗绝物之行,而天下已不能不群然趋向。”
风流人物宋 苏轼《念奴娇 赤壁怀古》词: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”
物美价廉清 吴趼人《近十年之怪现状》第十回:“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,要印一部书。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,所以特来求教。”
物阜民安《后汉书·刘陶传》:“夫欲民殷财阜,要在止役禁夺。”
惨不忍睹清 黄小配《洪秀全演义》:“尸首堆积,惨不忍睹。”
物尽其用马烽《典型事例》:“这倒是人尽其才,物尽其用,两全其美。”
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《乐府诗集·长歌行》:“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。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”
物腐虫生宋 苏轼《范增论》:“物必先腐也,而后虫生之;人必先疑也,而后谗入之。”
头面人物王蒙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,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。”
唯物主义毛泽东《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,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。”
慷慨悲歌晋 陶潜《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》:“慷慨独悲歌,钟期信为贤。”
有目共睹清 钱谦益《钱牧斋尺牍 上卷 与王贻上之一》:“惟有日、贝叶,清闲送老。世间文字茫茫如前尘积却,门下散花落彩如卿云在天,有目共睹。”
兴高采烈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 体性》:“叔夜俊侠,故兴高而采烈。”
意兴索然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十一回:“景公意兴索然。左右问曰:‘将回宫乎?’景公曰:‘可移於梁邱大夫之家。’”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仙人岛》:“绿云顾父曰:“圣人无字门人者,‘孝哉……’一句,即是人言。”王闻之,意兴索然。”
地大物博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又因江南地大物博,差使很多,大非别省可比。”
超然物外宋 叶梦得《石林诗话》:“渊明正以脱略世故,超然物外为适,顾区区在位者,何足概其心哉?”
霜露之悲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终制》:“若报罔极之德,霜露之悲,有时斋供。”
悲不自胜汉 荀悦《汉纪 平帝纪》:“太后因号泣而言,左右莫不垂涕,舜悲不自胜。”
止戈兴仁《汉晋春秋》:“将欲止戈兴仁,为百姓请命。”
致知格物西汉·司马迁《礼记·大学》:“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,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,致知在格物。”
成己成物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诚者,非自成己而已也,所以成物也。成己,仁也;成物,知也。性之德也,合内外之道也。”
物换星移唐 王勃《滕王阁》诗:“闲云潭影日悠悠,物换星移几度秋。”
去害兴利唐·韩愈《国子助教河东薛君墓志铭》:“后佐河阳军,任事去害兴利。”
民情物理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廿一经》:“民情物理之隐微,无不了如指掌。”
开物成务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夫《易》,开物成务,冒天下之道,如斯而已者也。”
家和万事兴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87回:“大凡一家人过日子,总得要和和气气,从来说‘家和万事兴’,何况媳妇又没犯甚么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