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负石赴河负石赴河的故事

负石赴河的成语故事


拼音fù shí fù hé

基本解释河:这里指黄河。背着石头跳进黄河。比喻人以死明志。亦作“负石赴渊”。

出处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盗跖》:“申徒狄谏而不听,负石自投于河,为鱼鳖所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负石赴河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负石赴河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卵与石斗汉 焦赣《易林 艮之损》:“卵与石斗,麋碎无疑。”
石枯松老金·丘处机《水龙吟·道运》词:“海移山变,石枯松老。”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元·许名奎《忍经》:“尧夫解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
河鱼腹疾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河鱼腹疾,奈何?”
投石问路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2回:“此名为‘投石问路’。下面或是有沟,或是有水,就是落在实地,再没有听不出来的。”
不到黄河心不死清 蒋士铨《空谷香 虎穷》:“我一路何等劝你,你这样人,不到黄河心不死,还说什么亲戚!”
绊脚石毛泽东《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》:“至于蒋介石呢,他消极抗战,积极反共,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。”
悬石程书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,上至以衡石量书,日夜有呈,不中呈,不得休息。”
赴汤蹈火晋 稽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长而见羁,则狂顾顿缨,赴汤蹈火。”
家无儋石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狂生》:“济宁有狂生某,善饮;家无儋石,而得钱辄沽,殊不以穷厄为意。”
信口开河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三折:“你那里休聒,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。”
前赴后继艾青《光的赞歌》:“光荣属于奋不顾身的人,光荣属于前赴后继的人。”
河山之德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。”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。”
药石无效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今太子之病,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。”
他山之石《诗经 小雅 鹤鸣》:“他山之石,可以为错。”
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古华《芙蓉镇》第三章:“活该!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!”
自负盈亏
单刀赴会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6回:“吾来日驾小舟,只用亲随十余人,单刀赴会,看鲁肃如何近我!”
井水不犯河水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9回:“我和他‘井水不犯河水’,怎么就冲了他?”
水滴石穿宋 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十卷:“乖崖援笔判云:‘一日一钱,千日一千;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’”
落井下石唐 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一旦临小利害,仅如毛发比,反眼若不相识,落陷阱,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
浮石沉木汉·陆贾《新语·辨惑》:“夫众口之毁誉,浮石沉木,群邪所抑,以直为曲。”
海枯石烂金 元好问《西楼曲》:“海枯石烂两鸳鸯,只合双飞便双死。”
山河表里语出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楚师背酅而舍。晋侯患之,听舆人之诵曰:‘原田每每,舍其旧而新是谋。’公疑焉。子犯曰:‘战也!战而捷,必得诸侯;若其不捷,表里山河,必无害也。’”
反裘负刍春秋 齐 晏婴《晏子春秋 杂上二四》:“晏子之晋,至中牟,睹弊冠反裘负刍,息于涂侧者,以为君子也,使人问焉。”
谈若悬河《司勘集》:“加以谈若悬河,识同藻鉴,车骑填门,履綦沓座,狎梵侣以玄深,结胜流而觞咏。”
石火电光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四:“僧问:‘如何是佛法大意?’……师曰:‘石火电光,已经尘劫。’”
忍辱负重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》:“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,以仆有尺寸可称,能忍辱负重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