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纲提领挈纲提领挈的故事

纲提领挈的成语故事


拼音gāng tí lǐng qiè

基本解释提起网纲,挈住裘领。比喻抓住要领。

出处明 宋濂《〈杜诗举隅〉序》:“一览之顷,纲提领挈,不待注释而其大旨焕然昭明矣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纲提领挈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纲提领挈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倒裳索领《邓析子·无厚篇》:“驱逸足于庭,求猿捷于槛,斯逆理而求之,犹倒裳而索领。”
引领翘首《武松演义》第15回:“都监大人张灯结彩,设宴款待英雄,正是引领翘首。”
纲举目张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用民》:“壹引其纲,万目皆张。”汉 郑玄《<诗谱>序》:“举一纲而万目张,解一卷而众篇明。”
神领意得《高坐别传》:“性高简,不学晋语,诸公与之言,皆因传译。然神领意得,顿在言前。”
遥遥领先罗来勇《世界在他们眼前展开》:“我们的声誉就是实力——遥遥领先的技术和工艺。”
相提并论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相提而论,是自明扬主上之过。”
提心吊胆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7回:“众僧闻得此言,一个个提心吊胆,告天许愿。”
后进领袖《晋书·裴秀传》:“时人为之语曰:‘后进领袖裴秀。’”
翘首引领三国 魏 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是以立功之士,莫不翘足引领,望内响应。”晋 封抽《上疏陶侃府请封慕容廆为燕王》:“廆虽限以山海,隔以羯寇,翘首引领,系心京师。”
方领矩步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儒林传序》:“服方领习矩步者,委它乎其中。”
心领神会唐 田颖《游雁荡山记》:“将午,始到古寺,老僧清高延坐禅房,与之辩论心性切实之学,彼已心领神会。”
耳提面命《诗经 大雅 抑》:“匪面命之,言提其耳。”
不得要领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张骞传》:“骞不得要领。”
领异标新清 郑观应《盛世危言 商战上》:“下至淫巧奇技,亦领异标新,锥刀竞逐。”
振领提纲《隋书·文学传·潘徽》:“总括油素,躬披缃缥,芟芜刈楚,振领提纲,去其繁杂,撮其指要,勒成一家,名曰《江都集礼》。”
翘足引领三国 魏 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是以立功之士,莫不翘足引领,望风响应。”
提牌执戟元·无名氏《衣锦还乡》第一折:“他是个架海擎天的玉柱,看承做提牌执戟小人哉。”
三纲五常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周因于殷礼,所损益可知也。”何晏集解:“马融曰:‘所因,谓三纲五常也。’”
全其首领汉·杨恽《极孙会宗书》:“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,岂得全其首领,复奉先人之丘墓乎?”
标新领异清 顾炎武《答俞右吉书》:“文定因之以痛哭流涕之怀,发标新领异之论,其去游夏之传,益以远矣。”
左提右挈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》:“夫以一赵尚易燕,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,而责杀王之罪。”
看家本领茅盾《清明前后》第三幕:“为民兄,您再教它几句您的看家本领。”
钩元提要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记事者必提其要,纂言者必钩其玄。”
旧话重提柯岩《寻找回来的世界》:“迟威他们不再决定调吴家驹时就抛这个材料,现在都旧话重提,原因何在呢?”
吊胆提心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五回:“一个个擦拳磨掌,吊胆提心的,只等姑娘一句话。”
绝口不提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8回:“见了抚台,绝口不提一字,免得抚台心上生疑。”
掎挈伺诈《荀子·富国》:“有掎挈伺诈,权谋倾覆,以相颠倒,以靡敝之。”
引领而望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如有不嗜杀人者,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