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躬操井臼躬操井臼的故事

躬操井臼的成语故事


拼音gōng cāo jǐng jiù

基本解释躬:亲自;井臼:汲水舂米。指亲自操持家务。

出处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上卷:“年二十余,始于归,躬操井臼,琴瑟甚调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躬操井臼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躬操井臼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稳操胜算《管子·明法解》:“故明操必胜之数,以治必用之民。”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索,说到货物,我就没有胆气了。”
同室操戈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郑玄传》:“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?”
稳操胜券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原君传》:“且虞卿操其两权,事成,操右券以责。”
背乡离井见“背井离乡”。
井中视星《尸子·广释》:“因井中视星,所见不过数星。”
井水不犯河水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9回:“我和他‘井水不犯河水’,怎么就冲了他?”
井井有条荀况《荀子 儒效》:“井井兮其有理也。”
落井下石唐 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一旦临小利害,仅如毛发比,反眼若不相识,落陷阱,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
一朝被蛇咬,三年怕井绳老舍《小坡的生日》:“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,颇有点‘一朝被蛇咬,三年怕井绳’的神气。”
毛遂堕井《西京杂记》卷六:“赵有两毛遂……野人毛遂坠井而死,客以告平原君,平原君曰:‘嗟乎!天丧予矣。’既而知野人毛遂,非平原君客也。”
渴而穿井《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夫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乎!”
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臣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,至于成败利钝,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。”
井蛙醯鸡唐·刘禹锡《送惟良上人诗序》:“信神与之而不能测神之所以付,信术通之而不能知术之所以泄哉!余闻乎蛙醯鸡哉之不若也。”
临渴掘井明 朱伯庐《游家格言》:“宣未雨而绸缪,毋临渴而掘井。”
鞠躬尽瘁明 宋濂《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》:“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,誓勿蹶其门。”
渴而掘井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夫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乎!”
离乡背井元 关汉卿《金线池》:“我依旧安业着家,他依旧离乡背井。”
操之过急东汉 班固《汉书 五行地志中之下》:“匹马觭轮无的反者,操之急矣。”
番窠倒臼明 唐顺之《书王龙溪致知议略》:“王老于其间又番窠倒臼,又撰出一种驭气摄灵一息一息等语,又是一场孽怪。”
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三国 蜀 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臣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。”
井然有序清 王夫之《夕堂永日绪论外编》:“以制产、重农、救荒分三事……井然有序。”
背井离乡元 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三折:“背井离乡,卧雪眠霜。”
反躬自省宋 朱熹《朱文公文集 答王晋 铺(其四)》:“自吟以往,更愿反躬自省,以择乎二者之间察其孰缓孰急,以为先后。”
丁公凿井汉 王充《论衡 书虚》:“俗传言曰,丁公凿井,得一人于井中。夫人生于人,非生于土也。”
井渫莫食汉·王粲《登楼赋》:“惧匏瓜之徒悬兮,畏井渫之莫食。”
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则远怨矣。’”
操纵如意文秉《先拔志始》上卷:“所以太阿下移,而忠贤辈得以操纵如意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