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变贪厉薄变贪厉薄的故事

变贪厉薄的成语故事


拼音biǎn tān lì bó

基本解释指改变、劝勉贪图财利、行为轻薄的人使之廉洁忠厚。

出处《孟子 尽心下》:“圣人百世之师也,伯夷、柳下惠是也。”宋 孙奭疏:“此章言伯夷、柳下惠变贪厉薄,千载闻之,犹有感激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变贪厉薄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变贪厉薄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变幻无常明 蔡羽《辽阳海神传》:“气候悉如江南二三月,琪花宝树,仙音法曲,变幻无常,耳目应接不暇。”
错综变化清·刘熙载《艺概·文概》:“惟能线索在手,则错综变化,惟吾所施。”
随机应变《旧唐书 郭孝恪传》:“建德远来助虐,粮运阻绝,此是天丧之时。请固武牢,屯军氾水,随机应变,则易为克殄。”
浇风薄俗唐 陈黯《辩谋》:“得之则逸身丰家,不得则嫉时怨命,噫,此真浇风薄俗者之心也。”
如履薄冰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秣马厉兵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六年》:“搜乘补卒,秣马利兵,修陈固列。”
材轻德薄宋 朱熹《论臧否所部守臣状》:“熹委是材轻德薄,不足取信,岂复更敢臧否人物。”
时易世变晋 鲁褒《钱神论》:“当今之急,何用清谈?时易世变,古今异俗。”
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薄暮冥冥,虎啸猿啼。”
节哀顺变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下》:“丧礼,哀戚之至也;节哀,顺变也。君子念始之者也。”
通时合变清·梅曾亮《复上汪尚书书》:“立者非他,通时合变,不随俗为陈言者是已。”
万变不离其宗徐特立《抗战给我的机会》:“对任何人,无论相识不相识的,总是一套话。言论有系统,万变不离其宗。”
色厉内荏先秦 孔子《论语 阳货》:“色厉而内荏,譬诸小人,其犹穿窬之盗也与?”
浅见薄识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二回:“此诗浅见薄识,乃荒唐之说,不知此乃坐井观天,浅见薄识之辈。”
变态百出《新唐书 艺文志一》:“历代盛衰,文章与时高下。然其变态百出,不可穷极,何其多也。”
变化无方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绍传》:“曹公善用兵,变化无方,众虽小,未可轻也,不如以久持之。”
红颜薄命元 无名氏《鸳鸯被》第三折:“知他是今世是前生,总则我红颜薄命。”
薄命佳人元·洪希文《书美人图》:“可怜前代汗青史,薄命佳人类如此。”
一息万变宋·胡宏《题上封寺》:“风云万变一瞬息,红尘奔走真徒劳。”
雷厉风行宋 曾巩《亳州谢到任表》:“运独断之明,则天清水止;昭不杀之戒,则雷厉风行。”
起早贪黑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:“咱们命苦的人,起早贪黑,翻土拉块,吃柳树叶子。”
蹈厉之志明·刘基《齐侯袭莒》:“发扬蹈厉之志,以成从简尚功之俗。”
敦风厉俗《魏书 郭祚传》:“是以先王沿物之情,为之轨法,故八刑备于昔典,奸律炳于来制,皆所以谋其始迹,访厥成罪,敦风厉俗,永资世范者也。”
西山日薄宋·洪咨夔《风流子》词:“世事几番新局面,看底欲高三著。况转首,西山日薄。”
女大十八变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幽州谭空和尚》:“龙女有十八变,汝与老僧试一变看。”
贪生怕死东汉 班固《汉书 文三王传》:“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,冬日迫促,贪生畏死,即诈僵仆阳病,徼幸得逾于须臾。”
明教不变《商君书·赏刑》:“夫明赏不费,明刑不戮,明教不变,而民知于民务,国无异俗。”
日薄西山东汉 班固《汉书 扬雄传》:“临汨罗而自损兮,恐日薄于西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