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负隅依阻负隅依阻的故事

负隅依阻的成语故事


拼音fù yú yī zǔ

基本解释负:依仗;隅:同“嵎”,角落或山势弯曲险要之处。凭恃地势的险阻,进行抵抗或固守。

出处汉·马融《广成颂》:“负隅依阻,莫敢婴御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负隅依阻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负隅依阻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杨柳依依
推三阻四元 无名氏《鸳鸯被》第一折:“非是我推三、推三阻四;这事情应难、应难造次。”
依样画葫芦宋 魏泰《东轩笔录》第一卷:“太祖笑曰:‘颇闻翰林草制,皆检前人旧本,改换词语,此乃俗所谓‘依样画葫芦’耳,何宣力之有?’”
无依无靠元 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四折:“如今闪的我老身无依无靠,着谁人养赡我来,兀的不好苦也。”
自负盈亏
百依百顺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3卷:“做爷娘的百依百顺,没一事违拗了他。”
相依为命晋 李密《陈情事表》:“母孙二人,更相为命。”
依依不舍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》:“次早,老婆婆起身,又留吃了早饭,临去时依依不舍,在破箱子内取出一件不曾开折的罗衫出来相赠。”
畅通无阻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九章:“打通了安合公路,使北路的进军畅通无阻。”
艰难险阻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晋侯在外十九年矣,而果得晋国,险阻艰难,备尝之矣。”
反裘负刍春秋 齐 晏婴《晏子春秋 杂上二四》:“晏子之晋,至中牟,睹弊冠反裘负刍,息于涂侧者,以为君子也,使人问焉。”
忍辱负重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》:“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,以仆有尺寸可称,能忍辱负重故也。”
依然如故唐 薛调《无双传》:“舅甥之分,依然如故。”
背义负恩《旧唐书 乔琳传》:“上以其累经重任,顿亏臣节,自受逆命,颇闻讥谐悖慢之言,背义负恩,固不可舍,命斩之。”
不依不饶清·贪梦道人《彭公案》第36回:“这里黄三太见周应龙不依不饶,他就开口说:‘周寨主,……’”
如释重负《穀梁传 昭公二十九年》:“昭公出奔,民如释重负。”
风雨无阻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》:“黄秀才从陆路短船,风雨无阻,所以赶着了。”
负气斗狠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一回:“却怕是负气斗狠,逃了出来的。”
负德辜恩汉·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“陵虽孤恩,汉亦负德。”
忘恩负义元 杨文奎《儿女团圆》:“他怎生忘恩负义?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。”
负债累累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67回:“却说谭绍闻负债累累……每日索欠填门,少不得典宅卖地,一概徐偿。”
鸥水相依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蜀晤》:“我老生涯鸥水相依,他旧风流鸿塞荒投。”
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回:“操曰:‘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。’”
关山阻隔元 郑德辉《 梅香》第一折:“不争他回家去呵,路途艰难,关山阴隔,这亲事几时得就。”
依流平进《南史·王骞传》:“吾家本素族,自可依流平进,不须苟求也。”
地负海涵语出唐·韩愈《南阳樊绍述墓志铭》:“其富若生蓄,万物必具,海含地负,放恣横从,无所统纪。”
皈依三宝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9卷:“今吾事已毕,少不得皈依三宝,以了终身。”
砥厉廉隅《礼记·儒行》:“近文章,砥厉廉隅。”孔颖达疏:“文儒者习近文章,以自磨厉,使成己廉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