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廉顽立懦廉顽立懦的故事

廉顽立懦的成语故事


拼音lián wán lì nuò

基本解释谓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。语出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故闻伯夷之风者,顽夫廉,懦夫有立志。”

出处语出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故闻伯夷之风者,顽夫廉,懦夫有立志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廉顽立懦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廉顽立懦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人立志,万夫莫夺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五卷:“正是‘一人立志,万夫莫夺。’”
一廉如水元·柯丹丘《荆钗记·民戴》:“老爷自到任以来,一廉如水。百姓今喜高升,小老人具礼远送。”
三分鼎立《魏书 匈奴刘聪等传序》:“论土不出江汉,语地仅接褒斜,而谓握皇符,乘帝籍,三分鼎立,比踪王者。”
三十而立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。”
三足鼎立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窦融传》:“欲三分鼎,连衡合从,也宜以时定。”
上无片瓦遮身,下无立锥之地清·张南庄《何典》第九回:“原来刘打鬼收成结果了雌鬼,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卖来喂了指头,弄得上无片瓦遮身,下无立锥之地,只得仍缩在娘身边。”
上无片瓦,下无立锥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丰化和尚》:“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,学人向什么处立?”
上无片瓦,下无立锥之地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:“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,学人向什么处立?”
不破不立毛泽东《新民主主义论》:“不破不立,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,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。”
不立文字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七佛 释迦牟尼佛》:“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实相无相,微妙法门,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。”
两雄不并立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七章:“古语云‘两雄不并立’,何能风雨同舟?”
中立不倚《礼记·中庸》:“故君子和而不流,强哉矫;中立而不倚,强哉矫。”
临机立断明·唐顺之《条陈海防经略事疏》:“访得淮扬海防兵备副使刘景韶英敏多谋,临机立断,运筹足以破鬼夷之算,贾勇足以汗懦将之颜。”
事预则立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”
云垂海立唐·杜甫《朝献太清宫赋》:“九天之云下垂,四海之水皆立。凤凰威迟而不去,鲸鱼屈矫以相吸。”
云屯森立清·侯方域《为司徒公赠万将军序》:“以张公节制三方,其部下熊罴之士,云屯森立,而特属望将军,其必有以取之矣。”
亡立锥之地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富者田连阡陌,贫者亡立锥之地。”
亭亭玉立《北齐书 徐之才传》:“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,稍近,变成一美妇人,去地数丈,亭亭而立。”
价廉物美《近十年之怪现状》第十回:“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,要印一部书。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,所以特来求教。”
侧足而立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吴汉传》:“汉性强力,每从征伐,帝未安,恒侧足而立。”
俊杰廉悍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俊杰廉悍,议论证据今古,出入经史百子。”
俭以养廉三国 蜀 诸葛亮《诫子书》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养身,俭以养德。”
俭可以养廉明·周顺昌《第后柬德升诸兄弟》:“又谓惟淡可以从俭,惟俭可以养廉。有味哉,有味哉!”
俭可以助廉《宋史·范纯仁传》:“亲族有请教者,纯仁曰:‘惟俭可以助廉,惟恕可以成德。”
俭可养廉《宋史·范纯仁传》:“惟俭可以助廉,惟恕可以成德。”
修身立节唐·韩愈《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》:“士之修身立节,而竟不遇知己。”
修辞立其诚《周易·乾》:“修辞立其诚,所以居业也。”
修辞立诚《周易 乾》:“修辞立其诚,所以居业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