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勤慎肃恭勤慎肃恭的故事

勤慎肃恭的成语故事


拼音qín shèn sù gōng

基本解释肃:严肃;恭:谦逊。勤劳、谨慎、恭敬、谦虚。指做人的美德。

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8回:“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,更祈自加珍爱,惟勤慎肃恭以侍上,庶不负上眷顾隆恩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勤慎肃恭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勤慎肃恭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勤俭节约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五卷第一章:“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,又能勤俭节约的双重生活方式。”
谨小慎微汉 刘安《淮南子 人间训》:“圣人敬小慎微,动不失时。”
卑谄足恭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五宗世家》:“彭祖为人巧佞、卑谄足恭而心刻深。”
玩世不恭明 李开先《雪蓑道人传》:“醉后高歌起舞,更有风韵,只是玩世不恭,人难亲近耳。”
勤学苦练老舍《文艺学徒》:“在他的一幅作品里,四妙咸备,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、奋斗不懈的精神。”
洗耳恭听元 郑廷玉《楚昭公》第四折:“请大王试说一遍,容小官洗耳恭听。”
恭恭敬敬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3卷:“安住见说是丈人,恭恭敬敬唱了个喏。”
将勤补拙唐 白居易《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》:“救烦无若静,补拙莫如勤。”
日慎一日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:“战战栗栗,日慎一日。”
恭逢其盛明·许三阶《节侠记·二十五·诬激》:“这是卿等调燮之功,使朕恭逢其盛。”
谦虚谨慎《晋书 张宾载记》:“封濮阳侯,任遇优显,宠冠当时,而谦虚敬慎,开襟下士。”
克勤克俭《尚书 大禹漠》:“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”
勤俭持家毛泽东《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》:“要提倡勤俭持家,勤俭办社,勤俭建国。”
小心谨慎东汉 班固《汉书 霍光传》:“出入禁闼二十余年,小心谨慎,未尝有过,甚见亲信。”
勤工俭学吴玉章《回忆“五四”前后我的思想转变》:“我这时一面在交涉条约的事情,一面又进行第二个任务,就是办留法勤工俭学。”
勤能补拙宋 邵雍《弄笔吟》:“弄假像真终是假,将勤补拙总输勤。”
业精于勤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”
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说‘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’,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,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。”
慎终若始战国·齐·孙膑《孙膑兵法·将德》:“不轻寡,不劫于敌,慎终若始。”
畏口慎事宋·苏轼《答吴子野书》:“近日始畏口慎事,虽已迟,犹胜不悛也。”
肃然起敬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规箴》:“弟子中或有惰者,远公曰;‘桑榆之光,理无远照,但愿朝阳之晖,与时并明耳。’执经登坐,讽诵朗暢,词色甚苦。高足之徒,皆肃然增敬。”
仰屋之勤元·马端临《文献通考·序》:“后之君子,傥能芟削繁芜,增广阙略,矜其仰屋之勤,而俾免于覆车之祸。”
恭行天罚《尚书 甘誓》:“今予惟恭行天之罚。”
父母恩勤《诗经 豳风 鸱鸮》:“恩斯勤斯,鬻子之闵斯。”
勤学好问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论语》:“它而今是勤学好问,便谥之以文。”
行过乎恭《周易·小过》:“君子以行过乎恭,丧过乎哀,用过乎俭。”
却之不恭先秦 孟轲《孟子 万章下》:“‘却之却之为不恭’,何哉?”
不勤而获宋 王谠《唐语林 补遗三》:“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,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