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福生于微福生于微的故事

福生于微的成语故事


拼音fú shēng yú wēi

基本解释微:小数名,长度为0.000001寸或圆度的六十分之一秒。福佑生于细微的小事件中。

出处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福生于微,祸生于忽。日夜恐惧,唯恐不卒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福生于微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福生于微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谈笑风生宋 辛弃疾《念奴娇 赠夏成玉》词:“遐想后日蛾眉,两山横黛,谈笑风生颊。”
祸绝福连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四十二卷:“万神即时倒,合会琼羽门。使令散祸,祸绝福连。上寝玉堂,世受名仙。”
痛不欲生宋 吕大钧《吊说》:“其恻怛之心、痛疾之意不欲生。”
青出于蓝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而寒于水。”
急中生智唐 白居易《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》:“今足下果用所长,过蒙见君,然敌则气生,急则智生。”
薪贵于桂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楚策三》:“楚国之食贵于玉,薪贵于桂,谒者难得无如鬼,王难见如天帝,令臣食玉炊桂,因鬼见帝。”
初生之犊不畏虎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四章:“刚吃过早饭,人马全都汇齐,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,不免惊惶,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,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。”
素昧平生唐 段成式《剑侠传 郭伦观灯》:“素昧平生,忽蒙救护,脱妻子于危难,先生异人乎?”
谨小慎微汉 刘安《淮南子 人间训》:“圣人敬小慎微,动不失时。”
骄生惯养胡朴安《中华全国风物志 江苏 吴县之奇俗》:“富贵家之小孩,骄生惯养,大半身体柔弱,时膺疾病。”
体恤入微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女教》:“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,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,必须明白透澈,体恤入微。”
自力更生孙中山《中国问题的真解决》:“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,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。”
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。”
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版法解》:“度恕者,度之于己也。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。”
防患于未然《周易 既济》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《乐府诗集 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。”
物腐虫生宋 苏轼《范增论》:“物必先腐也,而后虫生之;人必先疑也,而后谗入之。”
尾生之信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”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信如尾生,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柱而死。”
生龙活虎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95卷:“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,更把捉不得。”
视微知着
安于现状王朝闻《论凤姐》第11章:“这样的梦境,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。”
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十七回:“宋江听罢,扯定两个公人说道:“却是苦也!正是‘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。’”
毁于一旦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窦融传》:“百年累之,一朝毁之。”
溢于言表明 朱舜水《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》:“来书十读,不忍释手,真挚之情,溢于言表。”
止于至善西汉 戴圣《礼记 大学》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
惹事生非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》:“如今再说一个富家,安分守己,并不惹事生非。”
望而生畏先秦 孔子《论语 尧曰》:“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,俨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”
生死有命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对俗》:“生死有命,修短素定,非彼药物,所能损益。”
将寡兵微元·无名氏《黄鹤楼》第三折:“然刘备将寡兵微,我则彼立刘朝,复兴汉世,非小官之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