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近水楼台先得月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故事

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成语故事


拼音jìn shuǐ lóu tái xiān dé yuè

基本解释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。比喻由于近便而获得优先的机会。

出处宋 俞文豹《清夜录》:“范文正公镇钱唐,兵官皆被荐,独巡检苏麟不见录,乃献诗云:‘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为春。’公即荐之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近水楼台先得月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近水楼台先得月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显山露水周克芹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》第六章:“那个从不显山露水的青年实干家的影子,他那高高的身材,宽宽的肩膀。”
债台高筑东汉 班固《汉书 诸侯王表序》:“有逃责(债)之台。”唐 颜师古注:“服虔曰:周赧王负责(债),无以归之,主迫责急,乃逃于此台,后人因以名之。”
冰壶秋月宋 苏轼《赠潘谷》诗:“布衫漆黑手如龟,未害冰壶贮秋月。”
得意洋洋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管晏列传》:“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”
难得糊涂林语堂《中国人之聪明》:“郑板桥曰:‘难得糊涂’。”
反手可得《荀子·非相》:“诛旦公,定楚国,如反手尔。”
月明如水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折:“彩云何在,月明如水浸楼台。”
不可多得东汉 孔融《荐祢衡表》:“若衡等辈,不可多得。”
小人得志南朝·宋·何承天《为谢晦檄京邑》:“若使小人得志,君子道消。”
日月合壁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日月如合壁,五星如连珠。”
木本水源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九年》:“我在伯父,犹衣服之有冠冕,木水之有本原,民人之有谋主也。”
月明千里南朝 宋 谢庄《月赋》:“美人迈兮音尘阙,隔千里兮共明月。”
踏破芒鞋没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8回:“往上一瞧,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着的一群俊俏后生,心中欢喜不尽,暗说道:‘踏破芒鞋没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。’”
水至清则无鱼西汉 戴圣《大戴礼记 子张问入官》:“故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。”
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然则何时而乐耶?其必曰:‘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乎!’”
黄台之瓜《新唐书·承天皇帝倓传》:“贤终日忧惕,每侍上,不敢有言,乃作乐章,使工歌之。其言曰:‘种瓜黄台下,瓜熟子离离。一摘使瓜好,再摘令瓜稀,三摘犹云可,四摘抱蔓归。’”
青山绿水宋 张端义《贵耳集》下卷:“在夷陵,青山绿水,日在目前,无复俗累。”
秋水伊人《诗经 秦风 蒹葭》: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;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
犀牛望月《关尹子 五鉴》:“譬如犀牛望月,月形入角,特因识生,始有月形,而彼真月,初不在角。”
志满意得宋 陆九渊《与刘伯协书》:“当无道时,小人在位,君子在野,小人志得意满,君子阨穷祸患,甚者在囹圄,伏刀锯、投荒裔。”
有约在先元·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第一折:“老夫人,这事本已有约在先,况兼孩儿又执意定要嫁她,也是他的缘分了。”
山雨欲来风满楼唐 许浑《咸阳城东楼》诗:“溪云初起日沉阁,山雨欲来风满楼。”
先声夺人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军志有之:先人有夺人之心,后人有待其衰。”
笃近举远唐·韩愈《原人》:“故圣人一视而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
争先恐后明 屠勋《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》:“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。”
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元 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三折:“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,怎当他只留支剌信口开合。”
饮水思源北周 庾信《征调曲》:“落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。”
不得而知唐 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故虽谏且议,使人不得而知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