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原始反终原始反终的故事

原始反终的成语故事


拼音yuán shǐ fǎn zhōng

基本解释见“原始要终”。

出处《易·系辞上》:“原始反终,故知死生之说。”高亨注:“此言‘圣人’考察万物之始,故知其所以生,究求万物之终,故知其所以死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原始反终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原始反终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反手可得《荀子·非相》:“诛旦公,定楚国,如反手尔。”
迷而不反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钟会传》:“若偷安旦夕,迷而不反,大兵一发,玉石皆碎。”
反哺之私晋 成公绥《乌赋》:“雏既壮而能飞兮,乃衔食而反哺。”
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吕振羽《简明中国通史》第九章:“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的地主阶级,品质却是最恶劣的。”
反复无常宋 陈亮《与范东叔龙图书》:“时事反复无常,天运所至,亦看人事对付如何。”
反唇相稽汉 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妇姑不相说(悦),则反唇而相稽。”
反求诸己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射者正己而后发,发而不中,不怨胜己者,反求诸己而已矣。”
匡乱反正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太史公自序》:“仲尼悼礼废乐崩,追修经术,以达王道,匡乱世反之于正。”
回光反照元 杨暹《刘行首》第三折:“阳台雾锁,楚岫云遮,弃死归生,回光返照。”
极重不反清·陈确《答张考夫书》:“今《大学》之为圣经,已成极重不反之势。”
反老还童清 翟灏《通俗编 识馀》:“《急就章》‘长乐无极老复丁’即《参同契》所云老翁复丁壮也,今变之曰反老还童。”
反治其身
反面无情明 邵璨《香囊记》:“他也是一个君主,恐怕反面无情,那时节悔之晚矣!”
聪明反被聪明误宋 苏轼《东坡续集 洗儿》:“人皆养子望聪明,我被聪明误一生。
爱毛反裘西汉 刘向《新序 杂事二》:“魏文侯出游,见路人反裘而负刍,文侯曰:‘胡为反裘而负刍?’对曰:‘臣爱其毛。’文侯曰:‘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?’”
反戈一击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吾与杨军反戈击之。”
挥戈反日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:“鲁阳公与韩构难,战酣日暮,援戈而伪(挥)之,日为之反三舍。”
始终一贯毛泽东《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》:“中国不但应当和中国人民的始终一贯的良友苏联相联合,而且应当按照可能,……”
适得其反清 魏源《筹海篇 议守上》:“今议防堵者,莫不曰:‘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,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。’不知此适得其反也。”
还淳反素《周书·苏绰传》:“先王之所以移风易俗,还淳反素,垂拱而治天下以至太平者,莫不由此。”
收视反听晋·陆机《文赋》:“其始也,皆收视反听,耽思傍讯。”
一反既往
反听收视宋˙范仲淹《蒙以养正赋》:“务实去华,育德之方斯在;反听收视,养恬之义相应。”
从一以终宋·文天祥《刘良臣母哀辞》:“呜呼,全而生这之必全而归之,从一以终兮尚得正,其何悲!”
画虎不成反类犬唐 刘知幾《史通 六家》:“如君懋《隋书》,虽欲祖述商周,宪章虞夏,观其所述乃似《孔子家语》、临川《世说》,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。”
反目成仇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甚致怜新弃旧,反目成仇,多着呢?”
贯彻始终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4回:“对于内学相宗各法门,尤能贯彻始终。”
反攻倒算丁玲《在严寒的日子里》第四章:“哪里只是当干部的才受压迫,才怕地主反攻倒算,才要躲出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