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行号巷哭行号巷哭的故事

行号巷哭的成语故事


拼音xíng háo xiàng kū

基本解释行:路;号:大声哭叫。道路上和大街小巷里的人都在哭泣。形容人们极度悲哀。

出处晋·刘琨《劝进表》:“苟在食土之毛,含气之类,莫不叩心绝气,行号巷哭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行号巷哭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行号巷哭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万人空巷宋 苏轼《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》诗:“赖有明朝看潮在,万人空巷斗新妆。”
经明行修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吉传》:“左曹陈咸荐骏贤父子,经明行修,宜显以厉俗。”
行百里者半九十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:“诗云:‘行百里者半九十。’此言末路之难也。”
随行就市
鬼哭神嚎《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 祭供恩人》:“吓还不算,还逼着人‘逃难’。弄得村上鸡飞狗跳,鬼哭神嚎。”
狼号鬼哭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8回:“况且宝玉才好了些,连我们也不敢说话,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哭的!”
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明·顾大典《青衫记·承璀受阃》:“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 ,大小三军,听吾命令。”
三人行,必有我师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十七回:“宋江听罢,扯定两个公人说道:“却是苦也!正是‘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。’”
行不顾言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言不顾行,行不顾言,则曰:古之人,古之人。”
发号施令《尚书 冏命》:“发号施令,罔有不臧。”
秽德垢行宋 叶适《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》:“中材解体,销声灭影,秽德垢行,以避此名。”
各行各业邓小平《办好学校,培养干部》:“过去我们想请各行各业开个名单,提高一些人的工资,说了好久,只是停留在口头上,没有实现。”
各行其是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九卷:“两者俱贤,各行其是。”
生知安行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或生而知之,或学而知之,或困而知之,及其知之一也。或安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或勉强而行之:及其成功一也。”
败德辱行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
势在必行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80回:“又知此事势在必行,次日一早,便往城外访友去了。”
一目十行宋 刘克庄《杂记六言诗》诗:“五更三点待漏,一目十行读书。”
行不副言金·王若虚《论语辨惑》:“天下之人行不副言者多矣,使夫子随听而遽信之,所失者岂特宰予邪!”
逆水行舟鲁迅《且介亭杂文 门外文谈》:“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,也只好拉纤。”
量力而行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十五年》:“力能则进,否则退,量力而行。”
天马行空明 刘子钟《<萨天锡诗集>序》:“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,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。”
字里行间南朝 梁 简文帝《答新渝侯和诗书》:“垂示三首,风云吐于行间,珠玉生于字里。”
行不贰过语出《论语·雍也》:“有颜回者好学,不迁怒,不贰过。”
哭哭啼啼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七回:“这如今才好些,又这样哭哭啼啼,岂不是自己糟蹋了自己身子。”
身体力行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泛论训》:“圣人以身体之。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 力行近乎仁。”
好事不出门,恶事行千里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僧问绍宗:‘如何是西来意?’绍宗曰:‘好事不出门,恶事行千里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