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好问则裕好问则裕的故事

好问则裕的成语故事


拼音hào wèn zé yù

基本解释好:喜欢;裕:富裕。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,学识就会渊博精深。

出处《尚书 汤诰》:“好问则裕,自用则小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好问则裕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好问则裕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好说歹说清 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三回:“掌柜的便同他们好说歹说,说我们都是乡邻,你们也犯不着来害我。”
水至清则无鱼西汉 戴圣《大戴礼记 子张问入官》:“故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。”
嘘寒问暖冰心《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》:“孩子们安静听话,太太笑脸相迎,嘘寒问暖。”
节用裕民荀况《荀子 富国》:“足国之道,节用裕民,而善臧其余。”
笑骂由他笑骂,好官我自为之《宋史·邓绾传》:“笑骂从汝,好官须我为之。”
绰有余裕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我无官守,我无言责也,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?”
乐道好古《孔丛子·公仪》:“鲁人有公仪体者,砥节厉行,乐道好古,恬于荣利,不事诸侯。”
明知故问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:“见他这番光景,明知故问道:‘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?”
敏而好学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’”
投石问路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2回:“此名为‘投石问路’。下面或是有沟,或是有水,就是落在实地,再没有听不出来的。”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。”
光前裕后明 李贽《答耿司寇书》:“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,无时刻而不系念。”
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下》:“今之君子,进人若将加诸膝,退人若将坠诸渊。”
扪心自问唐 白居易《和梦游春诗》:“扪心无愧畏,腾口有谤讟。”
学而优则仕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子夏日:‘仕而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。’”
不问青红皂白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回:“何况这回巡捕做了原告,自然不问青红皂白,要惩办被告了。”
欲速则不达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路》:“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则不达,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”
好来好去
不好意思
以身作则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路》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
好学不倦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楚世家》:“昔我文公,狐季姬之子也,有宠于献公,好学不倦。”
日中则移,月满则亏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语曰:‘日中则移,月满则亏。’物盛则衰,天之常数也。”
黄公好谦《尹文子·大道上》:“齐有黄公者,好谦卑。有二女,皆国色。”
入国问俗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入竟而问禁,入国而问俗,入门而问讳。”
措置裕如汉 扬雄《法言》:“小以成小,大以成大,虽山川丘陵,草木鸟兽,裕如也。”
好勇斗狠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好勇斗很,以危其父母,一不孝也。”
人无有千日好,花无有百日红元·史九敬先《庄周梦》第一折:“想人生百岁翁,似花飞一阵风,人无有千日好,花无有百日红。”
好事不出门,恶事行千里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僧问绍宗:‘如何是西来意?’绍宗曰:‘好事不出门,恶事行千里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