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重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重的成语
成语解释出处
zhòng hòu guǎ yán重厚寡言持重敦厚,不爱多说话。《金史 襄传》:“襄重厚寡言,务以镇静守法。”
xiāo fù chóng jiǎn枵腹重趼枵:空虚;枵腹:饿肚子;重趼:层层老茧。形容忍饥挨饿,长途跋涉的情况。《清史稿·方观承传》:“岁与兄永徒步至塞外营养,往来南北,枵腹重趼。”
chóng xiū jiù hǎo重修旧好恢复旧情,重归于好。周克芹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》第五章:“秀云不愿改嫁到耳鼓山去,这就是一个最好的重修旧好的时机。”
zhòng míng jì yàn重明继焰谓光焰相继,长明不息。明·李贽《五宗说》:“因其支分派别,源流不绝,则名之曰宗;因其重明继焰,明明无尽,则称之曰灯,其实一也。”
wú suǒ zhòng qīng无所重轻没有什么重要。瞿秋白《饿乡纪程》:“我想一去不知道甚时才能回来(生命于我无所重轻),暂时须得像永告诀别似的,完一番‘人间的’手续。”
duàn chāi chóng hé断钗重合钗:女性首饰。被折断的钗又重新合在一起。比喻夫妻感情破裂后又重归于好,也指重新团聚。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洛珠双合》:“几年间破镜重圆,今日里断钗重合。”
dào gāo wàng zhòng道高望重犹言德高望重。郑观应《与青城山人书》:“道高望重之人……一心一德,力行公天下之制,主张大同,联合世界异同之民族,组织全球统一之政府。其所持之政纲,必以道德为本。”
zhòng hòu shǎo wén重厚少文持重敦厚而少于文饰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已而吕后问:‘阶下百岁后,萧相国即死,令谁代之?’上曰:‘曹参可。’问其次,上曰:‘……陈平智有余,然难以独任。周勃重厚少文,然安刘氏者必勃也,可令为太尉。’”
yì zhòng ēn shēn义重恩深恩惠、情义极为深重。唐 吕颂《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》:“事出非常,荣加望外,恩深义厚,何以克堪;糜躯粉骨,不知所报。”
zhòng zhèn qí gǔ重振旗鼓见“重整旗鼓”。清·湘灵子《轩亭冤·惊梦》:“侬欲重振旗鼓,烦你拟篇男女平权文劝戒女子。”
chóng yán dié zhàng重岩叠障山峰一个连着一个,连绵不断。唐 徐光溥《题黄居寀秋山图》:“秋来奉诏写秋山,写在轻绡数幅间;高低向背无遗势,重峦叠嶂何孱颜。”
fú tú qī jí,zhòng zài hé jiān浮图七级,重在合尖浮图:佛塔;合尖:造好塔尖。比喻办成事情的关键在最后。《新五代史·李菘传》:“为浮屠者,必合其尖。”
jiǔ bié chóng féng久别重逢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。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回:“公坊却好多年不见了,说了几句久别重逢的话,招呼大家坐下,书僮送上茶来。”
qīng sǐ zhòng yì轻死重义见“轻死重气”。《旧唐书·崔融传》:“若乃富商大贾,豪宗恶少,轻死重义,结党连群。”
wú zú zhòng qīng无足重轻同“无足轻重”。明·张居正《谢恩疏》:“则诸奴奴之口,诚无足为重轻。”
ān tǔ zhòng qiān安土重迁安:习惯于;满意于;重:重视;不轻易。安于故土生活;不愿轻易迁居异地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元帝纪》:“安土重迁,黎民之性;骨肉相附,人情所愿也。”
chóng mén jī tuò重门击柝柝:打更用的梆子。设置重重门户,并派更夫巡夜。指严加戒备,以防不测。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重门击柝,以待暴客。”
juǎn tǔ chóng lái卷土重来卷土:卷起尘土;形容人马奔跑。比喻失败之后重新集结力量反扑过来;或重新恢复势力。唐 杜牧《题乌江亭》诗:“胜败兵家事不期,色羞忍耻是男儿;江东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来未可知。”
chóng yán dié zhàng重岩迭障山峰一个连着一个,连绵不断。唐 徐光溥《题黄居寀秋山图》:“秋来奉诏写秋山,写在轻绡数幅间;高低向背无遗势,重峦迭嶂何孱颜。”
gāo guān zhòng lù高官重禄见“高官厚禄”。金·丘处机《满庭芳·述怀》词:“任使高官重禄,金鱼袋、肥马轻裘。”
gāo jué zhòng lù高爵重禄爵:爵位,官爵;禄:俸禄。泛指爵位高,俸禄厚。清 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一回:“看官们,你道征伐是一刀一枪事业,胜负未分,晋王乃隋亲王,高爵重禄,有甚不安逸,却要做此事?”
zhòng ruò qiū shān重若丘山丘:通“巨”,大;丘山:大山。重得像大山。比喻极其严重。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是以国权轻于鸿毛,而积祸重若丘山。”
zhì yuǎn rèn zhòng致远任重指担负重任而行于远方。常比喻人的才干卓越,可任大事。亦作“任重致远”。《墨子 亲士》:“良马难乘,然可以任重致远。”
míng zhòng yī shí名重一时一时期内名声很大,受到广泛重视。亦作“名震一时”、“名得当时”、“名噪一时”、“名倾一时”。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》卷二十七:“师住径山时,名重一时,如侍郎张公子韶,状元汪公圣锡少卿、冯公济川俱问道。”
zhòng xī lèi yè重熙累叶同“重熙累洽”。《旧唐书·音乐志四》:“三光再朗,庶绩其凝。重熙累叶,景命是膺。”
qīng zhòng huǎn jí轻重缓急缓:慢;不急。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。先秦 管仲《管子 国蓄》:“岁有凶穰,故谷有贵贱;令有缓急,故物有轻重。”
zhòng cǐ yì bǐ重此抑彼重:重视;抑:压制,贬低。重视这个,压制那个。指待人或处事不公平。
qiān jūn zhòng fù千钧重负钧:古代的重量单位,合三十斤。比喻很沉重的负担。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。《四川文学》:“探信的匆匆赶回来,说敌人已经退去,大家才卸去千钧重负,长长地舒了一口气。”
zhòng pā lèi zǎo重葩累藻比喻许多华丽的篇章。明·杨慎《跋赵文敏公书巫山词》:“古传记称帝之季女曰瑶姬,精魄化草,实为灵芝,宋玉本此以托讽,后世词人,转加缘饰,重葩累藻,不越此意。”
huǎn jí qīng zhòng缓急轻重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,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。清·顾炎武《日知录》第七卷:“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。”
bēi cí zhòng bì卑辞重币卑:谦恭;重:厚;币:礼物。说谦虚的话,送厚重的礼。形容对人有所求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齐惧,必卑辞重币以事秦。”
niān qīng pà zhòng拈轻怕重拈:用手指拿东西。指接受工作时拣轻的担子挑;怕挑重担。毛泽东《纪念白求恩》:“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,拈轻怕重,把重担子推给人家,自己挑轻的。”
jū bù chóng xí居不重席居:坐;卧;席:席垫用品。坐卧不用两重席垫;指生活俭朴节约。左丘明《左传 哀公元年》:“昔阖庐食二味,居不重席,室不崇坛。”
jī zhòng jī qīng畸重畸轻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,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。同“畸轻畸重”。清 黄六鸿《福惠全书 编审 编审余论》:“丁与粮,无畸重畸轻之弊。”
jiān zhū zhòng zǐ兼朱重紫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。朱,朱衣;紫,紫绶。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任命》:“服冕乘祒,兼朱重紫,则若固有之,常如布衣。”
zhòng yú tài shān,qīng yú hóng máo重于泰山,轻于鸿毛泰山:山名,在山东省,主峰海拔1524米;鸿毛:大雁的毛。形容意义重大或比大雁的毛还轻,指双重价值高晓声《刘宇写书》:“是的,刘宇要死了。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刘宇如果死了,究竟算泰山还是算鸿毛,只有天晓得。”
chóng chóng dié dié重重叠叠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或指反反复复。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从今后衫儿、袖儿,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。”
gōng gāo wàng zhòng功高望重功:功劳,功绩。望:名望,声望。功劳和名望都很大。明·孙梅锡《琴心记·相如受世》:“将军不必怨怅,你功高望重,不久自明。”
zhòng shān fù shuǐ重山复水谓山峦重迭,水流盘曲。宋·林逋《风水洞》诗:“平昔常闻风水洞,重山复水去无穷。”
niān qīng duō zhòng拈轻掇重轻的重的都要拿。谓要干的活很多。元·无名氏《刘弘嫁婢》第二折:“怎下的着他拈轻掇重,可便扫床也波叠被。”
jǔ zú qīng zhòng举足轻重一挪动脚;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。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;只要稍微偏向一方;就会打破均势。比喻地位极其重要;足以左右全局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窦融传》:“方蜀汉相攻,权在将军,举足左右,便有轻重。”
yú míng dòu zhòng榆瞑豆重用以指身懒神昏。语出《文选 嵇康<养生论>》:“且豆令人重,榆令人瞑;合欢蠲忿,萱草忘忧,愚智所共知也。”李善注:“《博物志》云:‘食豆三年,则身重,行止难。’又曰:‘啖榆,则瞑不欲觉也。’”
lì xiǎo rèn zhòng力小任重能力小,负担重。犹言力不胜任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德薄而位尊,知小而谋大,力小而任重,鲜不及矣。”
fán xíng zhòng liǎn繁刑重敛繁:多;敛:征收。繁重的刑罚和赋税。明·张凤翼《红拂记·张娘心许》:“只为着土木疲民,况边庭黩武连年,繁刑重敛谁不怨?”
cēn cuò chóng chū参错重出参错:参差错落。许多事物交错在一起不断出现。形容事物错综复杂唐·韩愈《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》:“万端千绪,参错重出。”
xiǔ gǔ zhòng ròu朽骨重肉比喻已经腐朽的东西得到了新生。宋·苏辙《谢复官表》:“时雨既至,靡物不蒙,遂使死灰再然,朽骨重肉。”
zhòng qì qīng mìng重气轻命同“重义轻生”。三国·魏·曹植《七启》:“是以雄俊之徒,交党结伦,重气轻命,感分遗身。”
wēi zhòng lìng xíng威重令行权势大,有令必行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4回:“凤姐自己威重令行,心中十分得意。”
xīn shì zhòng zhòng心事重重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。罗广斌、杨益言《红岩》第二七章:“毛人凤正心事重重地在地毯上来回走着。”
dào gāo dé zhòng道高德重道德高尚,很有威信。艾芜《回家》:“水元伯伯打发人来叫丁永森到他家去坐,丁永森知道定是讲这件不愉快的事情的,但因为水元伯伯是这村里道高德重的人,没法子违反他的命令,就只好硬着头皮去了。”
rú shì zhòng fù如释重负像放下重担那样。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轻松愉快。《穀梁传 昭公二十九年》:“昭公出奔,民如释重负。”
dié jǔ chóng guī叠矩重规规与规相重,矩矩与相迭,度数相同,完全符合。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,后形容模仿、重复。《三国志 蜀书 郤正传》:“君臣协美于朝,黎庶欣戴于野,动若重规,静若迭矩。”
chén zhòng guǎ yán沉重寡言朴实稳重,不爱多说话。同“沉重少言”。明 朱国祯《涌幢小品 陈同甫谈兵》:“同甫夜思,幼安沉重寡言,因酒误发,若醒而悟,必杀我灭口。”
zūn shī zhòng dào尊师重道尊:尊敬;重:重视;道:道理。尊敬师长;重视应该遵循的道理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孔僖传》:“臣闻明王圣主,莫不尊师敬道。”
jū bù chóng yīn居不重茵坐卧处不铺两重垫子。比喻生活非常的节俭。同“居不重席”。晋 陈元达《谏起仪楼》:“故身衣大布,居不重茵。”
dé lóng wàng zhòng德隆望重犹言德高望重。《晋书·会稽文孝王道子传》:“元显因讽礼官下议,称己德隆望重,既录百揆,内外群僚皆应尽敬。”
hūn jìng chóng mó昏镜重磨昏镜:昏暗的铜镜。将昏暗的铜镜重新磨光。比喻重见光明。元·孙仲章《勘头巾》第三折:“投至今日,得见孔目哥哥呵!似那拨云见日,昏镜重磨。”
jiù dì chóng yóu旧地重游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。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一章:“广州,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,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,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。”
lǎo diào chóng tán老调重谈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、主张重新搬出来。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。邹韬奋《无政府与民主政治》:“如今不过是略换花样,实际是老调重谈罢了。”
yī bù chóng cǎi衣不重采重:重叠;采:通“彩”。衣服不全是彩色的。比喻衣着朴素,生活节俭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身自耕作,夫人自织,食不加肉,衣不重采。”
gù lǜ chóng chóng顾虑重重重重:一层又一层。一层又一层的顾虑。形容顾虑极多,难于放手行事。孙犁《文事琐谈》:“目前为文,总是思前想后,顾虑重重。”
quán héng qīng zhòng权衡轻重权衡:衡量。衡量哪个轻,哪个重。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。《周书 王褒庾信传论》:“权衡轻重,斟酌古今,和而能壮,丽而能典。”
qíng shēn yì zhòng情深意重情意深重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八回:“比如男子丧了妻,或有必当续弦者,也必要续弦为是。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,便是情深意重了。”
shǒu zú chóng jiǎn手足重茧手上脚上长满了层层老茧。形容长期劳累。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昔者楚欲攻宋,墨子闻而悼之,自鲁趋而往,十日十夜,足重茧而不何处。”
qiān lǐ sòng é máo,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比喻礼物虽然微薄,却情谊深重。吴强《红日》第15章:“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!大家不要客气,吃一点!”
fán xíng zhòng fù繁刑重赋过重的刑罚和繁多的赋税。亦作“繁刑重敛”。宋·苏轼《东坡志林》第五卷:“齐景公不繁刑重赋,虽有田氏,齐不可取。”
chóng guī yú hǎo重归于好归于:回到;好:和好。指彼此重新和好。余秋雨《霜冷长河·关于友情》:“为什么有的人使朋友损失巨大却能重归于好,有的人只因为说了短短两句话却使朋友终生无法原谅?”
jǐn zhòng yán yì谨重严毅谨:慎重小心;严:威严;毅:坚强。处事事情谨慎持重,严峻果断。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:“猛瑰姿俊伟,博学好兵书。谨重严毅,气度雄远,细事不干其虑。”
shēn wéi zhòng lǜ深惟重虑犹深思熟虑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严助传》:“今天深惟重虑,明太平以弼朕失。”
fù zhòng zhì yuǎn负重致远负:背着;致:送到。背着重东西走远路。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赵憙传》:“更始曰:‘茧栗犊,岂能负重致远乎?”
chán yì wéi zhòng,qiān jūn wéi qīng蝉翼为重,千钧为轻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,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。喻指是非颠倒,真伪混淆。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卜居》:“蝉翼为重,千钧为轻;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;谗人高张,贤士无名。”
ēn zhòng rú shān恩重如山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;形容恩义极为深重。宋 陆游《删定官供职谢启》:“及瓜以往,曾无累月之淹。恩重如山,感深至骨。”
zhòng zhǐ lèi zhá重纸累札谓很多的纸张。《隋书·礼仪志四》:“苟别君臣同异之礼,恐重纸累札,书不尽也。”
zhòng guī tà jǔ重规沓矩同“重规迭矩”。《乐府诗集·燕射歌辞二·皇夏》:“尧昔命舜,舜亦命禹,大人驭历,重规沓矩。”
zhòng yì qīng cái重义轻财谓看重仁义而轻视钱财。明·沈受先《三元记·博世》:“重义轻财大丈夫,萧然子嗣待如何。”
jí zhòng nán fǎn极重难返犹积重难返。指长期形成的风俗、习惯、弊端或某种局面难以改变。用于消极方面。清·顾炎武《日知录·苏松二府田赋之重》:“此固其极重难返之势,始于景定,讫于洪武,而征科之额,十倍于绍煕以前者也。”
bù zhī qīng zhòng不知轻重轻重:分量大小。不明事理,行事冒昧。战国 秦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本生》:“今世之人,惑者多以性养物,则不知轻重也。不知轻重,则重者为轻,轻者为重矣。”
dé zūn wàng zhòng德尊望重见“德高望重”。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五回:“吾主以令尹德尊望重,故令某等献上良马,以备驱驰之用。”
gù jì chóng yǎn故技重演老花招或老手法又重新施展。《人民日报》1966.1.7:“所谓‘停止轰炸’,这不过是约翰逊政府的故技重演。”
zhòng wàng gāo míng重望高名拥有崇高的名望。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吏部一·台省互改》:“唯顾泾阳宪臣以铨郎救辛总宪外谪,后再入吏部,最为创见,然重望高名,终不得志而去。”
zhòng yì qīng shēng重义轻生谓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。《晋书·忠义传赞》:“重义轻生,亡躯殉节。劲松方操,严霜比烈。”
zhòng qì qīng míng重气狥名重视义气,慕求声名。
zhòng shǎng zhī xià,bì yǒu yǒng fū重赏之下,必有勇夫指用重金悬赏,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。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:“重赏之下,必有勇夫;赏罚若明,其计必成。”
pò jìng chóng guī破镜重归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。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细侯》:“破镜重归,盟心不改,义实可嘉。”
chóng zú ér lì,cè mù ér shì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重足:双脚并拢;侧目:斜着眼睛。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。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今天下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矣。”
sǐ zhòng tài shān死重泰山比喻死得光荣。语出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死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”
zuì è shēn zhòng罪恶深重指做了很大的坏事,犯了很大的罪。宋 欧阳修《与十四弟书》:“某罪逆深重,不自死灭。”
fēn shǎn zhī zhòng分陕之重陕:古地名,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;重:重任。指周成王时,周公、召公分陕而治。后指朝廷对守土重臣的委任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:“其在成王时,召公为三公。自陕以西,召公主之;自陕以东,召公主之。”
gōng qiáng chóng rèn宫墙重仞宫:宫殿;重:多;仞:古代长度单位,周时为八尺,汉时为七尺。比喻学问渊博,不可企及。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张》:“譬之宫墙……夫子之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。”
zī shēng wàng zhòng资深望重资格老,声望高。宋·苏轼《答试馆职人启》:“非独使之业广而材成,抑将待其资深而望重。”
qīng zhòng dào zhì轻重倒置置:放;摆。把重要的和次要的摆颠倒了。宋 刘安世《尽言集》:“轻重倒置,有害政体。”
qīng chóng jiǔ fǔ轻重九府轻重:指钱币。掌管财政的九个官署,即大府、王府、内府、外府、泉府、天府、职内、职金、职币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设轻重九府。”
zhòng chuáng dié wū重床迭屋见“重床迭架”。
chóng guī dié zǔ重珪叠组指世代连续做官。明·宋濂《故东吴先生吴公墓碣铭》:“予闻世之右族,重珪叠组者有之矣,索其家学相仍数世而弗坠,十百之中或一二见焉。”
zhǐ zhòng yī shān bù zhòng rén只重衣衫不重人指人势力,看人只重衣着。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黄龙心禅师法嗣》:“五陵公子争夸富,百衲老僧不厌贫,近来世俗多颠倒,只重衣衫不重人。”
kǔ nàn shēn zhòng苦难深重遭受的痛苦和灾难既深又重。罗广斌、杨益言《红岩》第四章:“苦难深重的农民,怎能再忍受反动派的蹂躏。”
zhòng jì píng qì重迹屏气见“重足屏气”。《北齐书·酷吏传·卢裴》:“又伺察官人罪失,动即奏闻,朝士见之,莫不重迹屏气,皆目之为卢校事。”《北史·恩幸传·穆提婆》:“令萱则自太后以下,皆受其指麾;提婆则唐邕之徒,皆重迹屏气。”
zhèng zhòng qí shì郑重其事对事物的态度认真严肃(郑重:严肃认真)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所以郑重其事,必得三日后方进门。”
yán zhòng jiǔ dǐng言重九鼎形容说话有分量,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。宋·邵博《邵氏闻见后录》卷十五:“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,今又重之以权位,故其一言之出,则九鼎不足为重。”
zhòng zēng qí fàng重增其放更助长了我的狂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