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鸣于乔木鸣于乔木的意思
míngqiáo

鸣于乔木



成语分析

基本解释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后以“鸣于乔木”比喻仕进达于高位。

出处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

例子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鸣于乔木,乃金声而玉振之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míng yú qiáo mù

注音ㄇ一ㄥˊ ㄩˊ ㄑ一ㄠˊ ㄇㄨˋ

繁体鳴于喬木

感情鸣于乔木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鸣于乔木的意思解释、鸣于乔木是什么意思由学习工具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解释
草木知威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。形容威势极大。
青出于蓝青:靛春;蓝:蓼蓝;一种含有靛青素的草。靛青从蓼蓝草中炼出来;但颜色比蓼蓝更深。比喻学生胜过老师。
鸣锣开道鸣锣:敲锣。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;前面差役敲锣;吆喝行人回避。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。
草衣木食木:树。编草为衣,以树木果实为食。形容衣食简单,生活清苦。
木本水源树的根本,水的源头。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。
薪贵于桂薪:柴草;桂:桂木。形容物价飞涨。
故家乔木①谓世家的人才、器物必定出众。②喻指乡贤。
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阋:争吵;墙:门屏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。
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施:加,给予。自己不愿意的,不要加给别人。
防患于未然患:灾祸;未然:没有这样,指尚未形成。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。
绳锯木断拉绳作锯;也能锯断木头。比喻力量虽小;条件虽差;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;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。
安于现状安:对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;现状:目前的状况。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;不求进步。
毁于一旦一旦:一天。指得来不易的东西;一下子就毁掉了。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。
溢于言表超出言语以外。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。
土木形骸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
止于至善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
钻木取火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,靠摩擦取火。
之子于归之子:这个女子;于归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
金口木舌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
麻木不仁不仁:失去感觉能力。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;对刺激没有感觉。形容思想不敏锐;对事物反应迟钝;漠不关心。
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鸳鸯:鸟名,比喻夫妻。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,乱点鸳鸯,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。比喻胡乱指挥。
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,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,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。
寒木春华寒木不凋,春华吐艳。比喻各具特色。
朽木死灰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。比喻心情极端消沉,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。
泥塑木雕用泥土塑造、木头雕刻的偶像。比喻人的动作及神情呆板。
人非草木见“人非木石”。
不绝于耳绝:断。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。
鸾凤和鸣比喻夫妻相亲相爱。旧时常用于祝人新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