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比物此志比物此志的意思
zhì

比物此志



成语分析

基本解释比物:比类,比喻;志:心意。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、表达自己的心意。

出处东汉 贾谊《新书 阶级》:“故曰‘圣人有金城’者,比物此志也。”王先谦补注:“物,类也。志,意也。言臣如效死取义,则为国家不拔之基,圣人有‘金城’之语,正比类此意也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bǐ wù cǐ zhì

注音ㄅ一ˇ ㄨˋ ㄘˇ ㄓˋ

感情比物此志是中性词。

用法紧缩式;作谓语;形容人寄托心意。

英语place one\'s intentions on things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比物此志的意思解释、比物此志是什么意思由学习工具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解释
矢志不渝表示永远不变心。
暴殄天物暴:残害;殄:灭绝;天物:大自然界生存的万物。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生物。后指不知爱惜物品;随意毁坏糟蹋。
在此一举在:在于,决定于;举:举动,行动。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。
引物连类谓引证或引喻某一事物,而连带及于同类的其它事物。
小人得志小人: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。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。
海内存知已,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都会有知心朋友;尽管远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邻一样。形容思想感情相通;再远也亲近。海内;四海之内;古时候认为中国四周都是海;把国内称为海内;现泛指世界。天涯:天边;比邻:紧靠的边邻。
逴俗绝物犹言超世绝俗。
风流人物风流:指英俊的;杰出的。通常指对一个时代有贡献、有影响的人物。旧指好色或轻浮放荡的人。
胸无大志心里没有远大志向。
此一时彼一时指时间不同,情况亦异,不能相提并论。
物美价廉廉:便宜。东西价钱便宜,质量又好。
物阜民安阜:丰富。物产丰富,人民安乐。
离经辨志读断经书文句,明察圣贤志向。
物尽其用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,都要尽量利用。指充分利用资源,一点不浪费。
枝对叶比枝叶相对并列。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。
志满意得志向实现,心满意足。
物腐虫生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。比喻祸患的发生,总有内部的原因。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,别人才能乘机打击。
气充志骄谓心满意得,骄傲自大。
遗形藏志超脱形骸,舍弃心性,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
志在千里形容志向远大。
头面人物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(多含贬义)。
快心满志见“快心遂意”。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
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,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,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。
到此为止以这里为界限。
雄心壮志伟大的理想;宏伟的志愿。
燕雀安知鸿鹄志鸿鹄:天鹅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。
专心一志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