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成语


成语解释
不折不扣折、扣:原为商业用语;商品按原价扣除百分之几出售;叫做打折扣。表示完全的、十足的;一点不差。
浪费笔墨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。
折臂三公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
将功折罪将:拿;用;折:抵偿。用功劳来抵偿罪过。
末大必折谓树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属权重,危及上级。
援笔立就一拿起笔瞬间就完成一篇文章。形容人文思敏捷。
折节读书折节: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。改变旧习,发愤读书。
赔了夫人又折兵赔:蚀本;折:亏损。比喻想算计别人;反而遭受双重损失。
损兵折将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。
斗折蛇行斗折: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。像北斗星一样弯曲,像蛇一样曲折行进。形容道路曲折蜿蜒。
拉枯折朽同“摧枯拉朽”。
磬竹难书罄:用尽;竹:竹简,用以写字;书:写。用尽竹子也难写完。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。后泛指事实多,写不完。
蠹众木折蛀虫多了,木头就要折断。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,就能造成灾祸。
口诛笔伐口:指言语;诛:责罚;笔:指文字。伐:征讨。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。
蟾宫折桂蟾宫:月宫。攀折月宫桂花。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。
大手笔指伟大的著作或大行动。
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:指微薄的俸禄;折腰:下拜,弯腰行礼。比喻为人清高,有骨气。
舞笔弄文犹舞文弄墨。
春秋笔法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。
董狐直笔董狐:春秋时晋国的史官。直笔:根据事实,如实记载。指敢于秉笔直书,尊重史实,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。
宁折不弯本指白杨木受到外力作用,只会断折,不会弯曲变形。后用来比喻宁可死也绝不屈服妥协。
厌难折冲指能克服困难,抗敌取胜。
秉笔直书秉:握。书写史实不隐讳。
投笔从戎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。投:扔掉。
折戟沉沙戟:古代的一种兵器。戟被折断沉没在泥沙里。形容失败得十分惨重。
下笔成文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。形容文思敏捷,才华横溢。
摧眉折腰低眉弯腰。形容没有骨气,巴结奉承。
弓折刀尽比喻战斗力没有了,无法可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