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牵肠挂肚牵肠挂肚的故事

牵肠挂肚的成语故事


拼音qiān cháng guà dù

基本解释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。形容非常挂念;不放心。

出处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:“起手时,牵肠挂肚;过后去,丧魄销魂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牵肠挂肚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牵肠挂肚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牵强附会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11回:“后儒牵强附会,费尽心思,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。”
饥肠辘辘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西湖主》:“而枵肠辘辘,饥不可堪。”
意惹情牵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!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。”
挂冠归去《后汉书·逢萌传》:“时王莽杀其子宇,萌谓友人曰:‘三纲绝矣!不去,祸将及人。即解冠挂工都城门归,将家属浮海,客于辽东。”
挂羊头卖狗肉宋 释惟白《续传灯录》第31卷:“悬羊头,卖狗肉,知它有甚凭据。”
牛角挂书《新唐书·李密传》:“闻包恺在缑山,往从之。以蒲鞯乘牛,挂《汉书》一帙角上,行且读。”
兜肚连肠鲁迅《狂人日记》:“吃了几筷,滑溜溜的不知道是鱼是人,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。”
牵牛织女
羊肠小道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45回:“前面弯弯曲曲,尽是羊肠小道。”
羊肠小径巴金《家》:“进了这门,他们即发现一条羊肠小径躺在竹林中间。”
木石心肠清 洪楝园《后南柯 辞职》:“虽木石心肠,亦为之动。”
脑满肠肥唐 李百药《北齐书 琅邪王俨传》:“琅邪王年少,肠肥脑满,轻为举措。”
肠回气荡苏雪林《玉溪诗谜》:“这一首真是心颤魂飞、肠回气荡时做出来的好诗。”
呕心抽肠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那些呕心抽肠的鬼,更不知哭到几时,才是住手!”
一丝不挂宋 黄庭坚《僧景宗相访寄法王航禅师》:“一丝不挂鱼脱渊,万古同归蚁旋磨。”
魂牵梦萦宋 刘过《醉太平》词:“思君忆君,魂牵梦萦。”
肉袒牵羊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郑伯肉袒牵羊以逆,曰:‘孤不天,不能事君,使君怀怒以及敝邑,孤之罪也。’”
石心木肠宋·苏轼《谢失察妖贼表》:“布衣蔬食,或木死于饥寒;石心木肠,誓不忘于忠义。”
顺手牵羊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效马效羊者右牵之。郑玄注:“用右手便。”
挂冠求去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逢萌传》:“时王莽杀其子宇,萌谓友人曰:‘三纲绝矣!不去,祸将及人。’即解冠挂东都城门,归,将家属浮海,客于辽东。”
何足挂齿东汉 班固《汉书 叔孙通传》: “此特群盗鼠窃狗盗,何足置齿牙间哉?”
羊肠九曲
肠肥脑满《北齐书 琅邪王俨传》:“琅邪王年少,肠肥脑满,轻为举措,长大自不复然,愿宽其罪。”
翻肠搅肚杨朔《雪花飘飘》:“不过也怪,自从部队逼近下花园,百岁忽然翻肠搅肚的想念起爹爹来了。”
开心见肠郭沫若《南冠草》第三幕:“我们有什么话要说,可以舒舒展展地说,说得开心见肠一点。”
柔肠寸断清 沙张白《再来诗谶记》:“先夫之亡,妾柔肠寸断。”
挂印悬牌元·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:“那其间日转千阶,喜笑迎腮,挂印悬牌。”
牵一发而动全身清 龚自珍《上大学士书》:“故事何足拘泥?但天下事,有牵一发而全身为之动者,不得不引申触类及之也。”